蝦出口首10個月增長逾25%
2006-12-08 11:40:5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蝦同業公會主席頌薩公布,雖然從泰銖升值和貿易國實施出口障礙,但今年首10個月的出口量年比仍能增長25.13%,達到28萬6,536噸;價值713.78億,年比攀升22.86%。其中,主要出口市場仍是美國,達到18萬噸,高於去年同期的13萬噸,占總出口量約30%。
預估全年出口量可實現34萬噸,總值超過800億銖。如果泰銖的升值幅度走低,出口總值可望站上1,000億銖。若以年初41銖兌1美元的匯率計算,業者的營收可以增多10-15%,折合約100億銖。希望中央銀行行長能體會到泰蝦工業的苦況,盡快穩定泰銖兌美元的匯率。自年初起,泰幣升值幅度達到12-14%。相比下,其他競爭國的貨幣匯率升值不大,印尼約7%、中國的人民幣接近3%、馬來西亞約3%、印度僅1%、越南更低於1%,嚴重影響泰國出口商的競爭力。
若排除泰銖升值的因素在外,預估明年的蝦隻出口市場趨向明朗,出口量和總值均可有20%的增長。同時,總生產量可望提升至55萬噸,年比攀升20%。如果進口國沒有實施新的貿易壁壘,相信出口市場不會有問題。因為油價仍然處於高位,使漁民減少出海捕漁。加上多國因禽流感和瘋牛症,轉向消費魚類產品。至於澳大利亞的卡威廉州宣佈禁止蝦進口,公會已總理呈上請願書,盼官方能提供援助,與澳大利亞進行談判。
【本報訊】養蝦協會主席艾普代表全國養蝦業者,向澳洲駐泰國大使館遞抗議書,抗議澳洲於本月4日強制執行,全面禁止進口蝦的法令。
他指出,澳洲政府與泰國在今年7月1日簽訂自由貿易約定(FTA),但現在竟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封閉各國的進口管道。希望澳州政府重視泰、澳兩國友誼,盡速撤消該項法令。該法令的執行已經造成國際養殖蝦產業者的嚴重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