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市長選舉將左右台灣民主前途

2006-12-08 11:53:0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北高兩市的選舉,明天9日投票。本來,台灣1場地方的民主選舉,並不會受到海內外華人和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而選舉的輸贏也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是,這次選舉,已經超出了往常所謂藍綠對決的常態,而是攸關當今台灣兩大指標性人物,即總統陳水扁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政治生命,而決戰的關鍵點是高雄市的選舉。

如果民進黨敗選,陳水扁苟延殘喘,拒絕下台的種種努力可能化為灰燼,民進黨為了下次的立委選舉和2008年總統大選,將會全力與貪污腐敗的陳水扁切割,而至今扮演「保皇派」角色的民進黨主席游錫←也將引咎辭職。同樣,深陷「特別費」疑雲風波的馬英九,也訴諸民意,將北高市長選舉視為「還他清白」的投票,目前台北看好郝龍斌,但若高雄不能變成「藍天」,他面臨的下台壓力,也是相當嚴峻的。

政治人物各打自己的算盤,當然不足為奇;為了勝選,用盡手段也是選舉常態。畢竟,兩軍對壘,「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任何政治人物都必須面臨的冷峻考驗。但是,對國際社會和海外華人來說,大家更關心這場選舉,會對台灣民主發展的進程帶來怎樣的影響,對台灣民主的國際觀感帶來怎樣的衝擊,以及台灣民主發展對中國產生怎樣的效應。

從這個角度出發,海外華人普遍希望看到,北高市長選舉能給民進黨1個教訓。為何這樣說?很簡單,陳水扁及其家屬的貪污已經被指證歷歷,陳水扁在弊案調查過程中的謊言也被戳破,總統誠信已經完全掃地,總統政令也早已經不出總統府,再加上100萬紅衫軍數次上街示威倒扁,在一般的民主國家中,這樣的總統早就應該鞠躬下台。

但是,陳水扁竟然為了個人的權位,拿整個執政黨作他的擋箭牌,拿本土台獨作他的護盾,拿台灣人民的利益作他的犧牲,寧願讓社會更加對立,讓國家施政空轉,就是不肯下台。看在國際社會和海外華人的眼中,台灣民主已經形同笑話,台灣總統已經形同小丑,這是何等的嚴重?如果民進黨贏了高雄,那就等於告訴世界,什麼貪污腐敗都不要緊,只要打出台灣本土的招牌,就可以「一俊遮百醜」。

請問,這樣的民主,如何讓台灣昂首挺胸地走出去?如果這場選舉,民進黨贏了高雄,陳水扁贏了高雄,那不但是馬英九和泛藍輸了,要陳水扁下台的李遠哲也輸了,辭去立委的林濁水、李文忠輸了,憤而發起紅衫軍倒扁的施明德也輸了,更嚴重的是,台灣人民輸了,台灣民主發展輸了。這樣的結果,台灣承擔得起嗎?

作家龍應台在哈佛大學談台灣民主發展,拿極權體制的中國作參照,並斷然否定中共統治下的中國不是她的祖國,其不滿北京遏制言論自由的悲憤地心情可以理解,但對台灣民主認定的標準卻太低。而身為獨派大老的施明德,卻以全球民主化的常態來比較台灣的民主,認定只要陳水扁還在總統大位上,台灣民主雖存猶亡,從而憤怒地以自囚來做無聲的抗議,抗議1個形同「囚禁」在總統府的「貪污總統」,竟然「遏制」了全台灣人民政治道德選擇的「自由」。龍施兩人對台灣民主評價的對錯高下,當可立判。施明德當然是台上的英雄,龍應台只能扮演獻花的角色。

台灣要打破中國的邊緣化封鎖,台灣要走出去,就必須以歐美的民主化作為標誌,甚至還要走在歐美前面,這樣堅持民主公義才能贏得世界的同情和尊重,這就是「德不孤」的道理;同樣,施明德雖為台獨,但他為民主公義奮起抗爭,在大陸得到民眾的普遍尊敬,我們從中就可以看到,台灣的民主化健康發展,一定會超越統獨爭議,有效影響中國的政治改革。

由上所述,為了台灣的民主化,為了陳水扁之後的總統(不管是誰、或许是馬英九)戒懼謹慎,不貪不瀆,甚至為了民進黨的明天,海外廣大華人願意看到郝龍斌在台北勝出,陳菊在高雄鎩羽,我們更希望看到選後民進黨作出重大反省,讓陳水扁儘快下台,天佑台灣!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