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文化在黨爭權鬥中不斷墮落

2006-12-20 10:32:5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北高市長選舉之後,餘波盪漾不已。藍綠陣營的內部分化加速進行,這是選舉體制影響政黨生態的現實寫照。宋楚瑜宣布退出政壇,國親聯盟是1個新話題。台聯黨內鬨交加,李登輝光環迅速褪色,又是另一話題。

但在制度改變政黨生態的大趨勢下,台灣政治文化卻更見墮落,則在選前「走路工賄選」案延伸出來的紛擾。民進黨為求勝選不擇手段固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得逞」,國民黨再怎麼譴責,有無可能打贏官司,卻是個未知數。當然還可以問,台灣的選民究竟是怎麼了?

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台灣的民主制度再怎麼模仿西方,包括終於施行小選區的兩票制,有利於發展出兩黨政治;但政治文化的墮落卻是每下愈況,每經歷1次選舉,政治文化就再次集體墮落1次。而且執政者帶頭違法、帶頭製造假事件。為陳菊助選的林義雄如果真是「聖人」,或许可以站出來評個理,但從紅衫軍倒扁以來,我們看不到林「聖人」,選戰打到最後階段時,卻見他現身助選。固然,這對林義雄是1個折磨,但林「聖人」可能沒有看到政治文化的日趨下流,不是某1政黨受害,而是台灣整體素質的不堪。政治選邊站的態勢更是省籍意識的變型發展。

再看選後的場景,民進黨內部的分化,固然已從開票日立即呈現,搶搭2008年大位爭奪戰的內鬥,也進入公開叫陣的階段。「蘇謝配」和「謝蘇配」的聲響來回激盪,這似乎注定蘇謝之間必要先進行1場決鬥,而且不到明年立委選舉結果出爐不可能歇手。這是權爭。另1個是陳水扁自以為「過關」的欣喜和放肆。且看民進黨立委黨團總召柯建銘的釋憲動作,一見選舉開出「平盤」,立即站出來要為陳水扁解套。釋憲案就是要正在審理中的扁妻吳淑珍貪汙案,到此為止。大法官會不會受理以及會作出什麼樣的裁決,或许已不必有任何期望。但看彼輩於319案和NCC案的判決即知。大法官在意的或不在民主的品質和歷史的形象,而是個人當前的權位和利益。

民進黨的道德墮落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走路工的後續,1個可以領取高額懸賞的賄選檢舉案,記者會上的指控已是罪證確鑿,陳水扁更逕指此案已可構成當選無效,民進黨方面的立工力人士,不是可以接受英雄式的歡呼嗎?何以重要證人和舉發人都有若見不得人者,涉案賄選的人何以過去為綠營助選,此番反為藍營發錢卻未見其個人支持藍營的公開活動?新聞媒體都找到了涉案人,但何以警方未見積極動作。陳水扁的帶頭觸犯選罷法,民進黨還振振有辭,反稱未必有利綠營選舉結果。這種是非黑白集體顛倒講的種種行徑,要說這些都是選舉活動帶來的後遺症,不若說是台灣選舉文化的集體沉淪。

還有陳水扁的女婿趙建銘向台大醫院申請復職案,也在選後出現,這是很簡單的邏輯,也是綠營過去常強調的「當選過關,落選被關」的心理折射。以為選民的選擇代表一切價值標準,成王敗寇都看選舉,勝選成了第1考量。因此,可以不擇手段,但萬萬不能敗選。更微妙的是吳淑珍涉入的貪汙案,在選後也隨之開庭,當然,她挾勝選之姿進場應訊,後面有選民背書,還有立委釋憲案撐腰,出庭就成為公關活動,總有支持綠營的媒體可以作出正面報導。

馬英九及其帶領的藍營,下一步該怎麼辦?藍營內部的整合或许因宋楚瑜的退場而有較大的空間,但號稱本土派領袖的王金平掣肘的動作頻仍,馬團隊的政治智商又屢遭質疑,馬本身的市長特別費案還沒有結清,與其看好,不若看成那會是一波接著一波的高低潮,且不無可能會拖到立委選舉時再來1個大發作,如何因應,馬英九都想好了沒有?

台灣選舉的惡質化隨著兩黨政治成形,或许不是變得更好,而有可能變得更有爭議和紛擾,有些動作更令人不忍卒睹,而這就是台灣的政治現實。藍綠之爭若陷入1個互為指控,選民之間竟無任何信任感的地步,固非藍營之福,也非綠營之福,更會是台灣最大的禍害。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