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面對地球暖化多方面問題

2006-12-21 16:47:1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嚴肅面對地球暖化形成多方面問題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14日發表報告指出,今(2006)年全球平均地表氣溫是有史以來第6高,而地球暖化和氣候急遽變遷,可能使下世紀的海平面,上升50到140公分。另北極冰層消融日益嚴重,每年面積甚至大於瑞士,趨勢快速而顯著。

這是近年陳述氣候變遷影響嚴重的報告之1,雖然各方面不同的研究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預測結果。但「氣候危機」則是十分明顯的事實,而如果人類再不節制人為的地球暖化活動,全球各地會有不同的表現。基於人類得世世代代永續生存的道理,大家對於已能感受到的影響環境因素,包括日益明顯的暖化現象在內,總該克盡應對、節制的努力,為後代留下足夠的空間。

按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的解釋,暖化現象在某些地方很嚴重,某些地方則影響較小。譬如,今年全球氣候就有許多關鍵發展,令人覺得印象深刻,也甚忐忑不安:西歐經歷了史上最溫暖的秋天,美國1月到9月的平均氣溫攀上歷史新高,中國和澳洲飽受乾旱之苦,部分非洲、拉丁美洲地區有豪雨成災,亞洲若干地區暴風劇烈。南洋氣候雖還維持著「四季都是夏、一雨便成秋」的模式,但接二連三的猛雨挾帶土石流滾滾而來,大量死亡失蹤人口和田園房舍瞬間化為烏有,其震撼力量真難形容。面對這般事實,不僅要相信預測研究,尤其要接受指導,約束行為,畢竟地球只有1個。

在人為因素影響環境急劇變化中,最令人感到無奈的是,大國的政府決策者常受誘惑,想要掩飾不符官方政策的真相。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在美國地球聯合會主辦的學術會議中指出,美當局忽視地球科學,尤其是氣候變遷趨勢的重要性,甚至摒除可能不利主流政策的知識。

高爾觀點最具體的例證,是布希政府堅持全球暖化問題,還未嚴重到需要採取新措施來抑制汙染,所以對限制破壞環境的「京都議定書」推拖延宕,遲不執行。事實上,工業化、現代化的美國,就是製造溫室氣體的頭號國家之1,各類研究機構的報告,據實列舉美國二氧化碳和甲烷這兩種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導致全球迅速暖化。但布希政府怕失業人口增加,力排眾議,掩飾到底,就是不限制本身的能源結構、生產行為。溫室效應問題之日益嚴重,此為癥結之1。

另1項禍及全球的生態殺手,是近年愈為具體化的「亞洲褐雲」。1項由聯合國贊助的研究顯示,存在於南亞上空厚達3公里的汙染陰霾,對於生態平衡造成影響。由於亞洲褐雲可順著風勢,1星期就能跑地球半圈,所以其影響又可能是全球性的。科學家發現,亞洲褐雲是由灰燼、煤煙、酸和其他有害粒子構成,生成原因之1,是使用木柴或牛糞做燃料的爐灶、炊煙和放火燒毀森林以取得土地;原因之2則是高度汙染的工業如汽機車排放的廢氣。亞洲國家對於製造褐雲汙染源,並沒有任何分辯的餘地。

傳統低科技汙染源、尤其是愈來愈擴張範圍的「火耕」,年年都製造1段稱之為「霾害」的日子,已成為南洋揮之不去的夢魘。而由高科技國家「逼遷」到開發中國家繼續生產的高度汙染工業、以及近年迅速增加的汽車、摩托車,的確產生了好多廢氣,併成褐雲。以目前狀況,想在短期內改善,可能會辦不到,進一步掃除地球暖化根源,怕是要從長計議。

全球升溫、冰川後退、極地加速融解、植物早開花、動物早孵化、物種加速減少,這些由地球暖化形成的現象,都有可稽的事實。各地受環境變遷影響被迫遷徒的「環境難民」,非正式統計已有2500萬人。

這些經學者專家1次接著1次提出來,看後不免心驚肉跳,所以媒體也得忙著盡「告知的責任」。但話說多了,變成了「老生常談」,信的人相對也就少了。無論如何目前還輪不到自己,只是地球生存的問題大家不能不面對。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