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增兵伊拉克無異「火上澆油」

2006-12-28 11:33: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正當全美國的人民準備迎接耶誕節,虔誠地祈禱和平之際,布希總統帶來了令人不安的訊息。在20日的記者會中,布希聲言,他正在等待軍方以及駐外使節的建議,以決定是否增派援軍前往伊拉克。外間的解釋,都認為這是政府大舉增兵的前兆。剛剛就職的新任國防部長蓋茲,席不暇暖,便趕往伊拉克,徵詢戰地官員的意見。主管中東戰場的艾比塞上將於此時透露,他將於明年4月退役,解甲為民。可見增兵之說,爭議仍多。對布希個人以至於美國而言,都不是上策。

支持增兵的人,像參議員馬侃,他很早就批評在伊兵力不足的缺點,使美軍陷於不勝不敗、進退兩難的困局。保守派美國企業學會的卡甘更明確指出,增調7個旅的陸軍和陸戰隊,自2007年春季開始,掃蕩頑敵,固守陣地,是必要而且可能的,將可得到滿意的戰果。他的論點是,以優勢兵力鞏固巴格達等中心據點,以戰求和,方可化被動為主動,也才有可能光榮班師。

然而,這種論點僅從軍事著眼,未免過度樂觀。就兵員而言,美軍在伊14萬人,其中半數是由國民兵充數,有的部隊輪番位戌,已經3度到伊拉克作戰。新兵招募不足,體位標準一再降低。就算是五角大廈決定增兵,這7個旅的兵員從何而來?再就財力物力而論,伊戰已花費了3000億美元以上,一旦增兵,大打特打,如何承擔龐大的戰費?

11月間期選舉,美國民心厭戰,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伊拉克研究報告」出爐,主要就是敦促當局早作止戰休兵之計。各方朝盼布希能嘉納雅言,順坡而下,不料他透露出增兵的意向,似乎完全沒有顧忌。美軍增援,只有更加刺激伊拉克與中東諸國的反美情緒。自殺炸彈之類的恐怖行動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兵連禍結,永無寧日。

伊拉克總理馬裡奇由民選產生,但基礎並不牢固,與華府的關係由熱轉冷,外傳美方有意支持現任副總統出而協調各族群之間的紛爭。在馬裡奇派看來,這是新的例證:「作美國的朋友,比作美國的敵人更難。」

回憶越戰之初,甘迺迪就是派遣「顧問」幫助南越練兵為名,開始揮師入越。後來「顧問」增至數十萬人,成了欲罷不能之勢。每1位總統都不願承認戰敗的罪名,民主黨的詹森、共和黨的尼克森,都明知不應該打下去,卻無法斷然撤兵。最後是連大使也要從使館樓上乘直升飛機撤退,狼狽景象,貽羞天下,是美國歷史上極不光彩的1頁。

現在,伊戰的窘狀越來越像另1場越戰。布希應以國民意向與國家利益為重,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一方面透過外交途徑,謀求伊國內部安定和解,一方面早定撤兵大計。此刻談增兵,大多數輿論認為,不足以達成徹底反恐的目標,反而是火上澆油,徒招反抗。

傳統基金會的卡拉凡諾強調,增兵不能算是戰略。戰略應該包括作戰的目標和克敵致勝的方法。單單增加兵員,改變不了伊拉克的局勢。

愛因斯坦曾有名言:「所謂瘋狂,包括1個人老是做同樣的事,卻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美國若派遣50-60萬大軍去打越戰,結果如何,大家都記得清楚。今天,美國就算是能擠得出兵員和財力,再增調幾十萬軍隊到伊拉克去,能打得出不同的結果嗎?

布希雖有增兵的意向,但尚未作最後的決定,希望他發揮「拿得起,放得下」的決策智慧,接受各方的建議,及早安排政治解決和撤兵的步驟,千萬別再火上澆油,增兵絕不是好辦法。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