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珊伏法 各國看法兩極

2006-12-31 11:49:13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30日外電報導】伊拉克前總統海珊被處決,究竟是伊拉克邁向和平的里程碑,抑或中東爆發更多衝突的起點,國際社會看法不一。

美國總統布希說,海珊「受到公正的審判」,「他的伏法不會結束伊拉克的暴力,卻是伊拉克邁向成為長治久安民主國家過程的重要里程碑」。

英國外務大臣瑪格麗特·貝克特譴責死刑,但也表示,海珊被處決,至少是為他所犯下的「部分惡劣罪行」負起責任。

3年前大力支持布希出兵伊拉克的英國首相布萊爾,以貝克特的聲明代表英國政府立場為由,不再發表評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午發表談話,希望伊拉克成為安定的國家,日本今後將繼續與國際社會合作,支援伊拉克的戰後重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表示,伊拉克的事務應由伊拉克人民決定,中國希望伊拉克早日實現穩定,發展。

教廷發言人隆巴迪重申教廷反對死刑的立場,表示即使是懲罰惡貫滿盈的人,也不應動用死刑,海珊的死對伊拉克尋求正義和團結並無幫助,反而可能刺激暴力升高。

海珊處決當天,適逢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節日宰牲節。阿富汗總統卡薩表示,宰牲節理並非復仇日。此言顯然是批評處決的時機。

阿富汗前神學士政權的國防部長阿克杭德亦說,在宰牲節處決海珊,是對穆斯林的挑釁;海珊之死將提振穆斯林的士氣,伊拉克的聖戰將越來越激烈,「入侵者的部隊」受攻擊的機率將日益頻繁。

以色列副總理裴瑞斯則表示,海珊曾傷害自己的人民,也嚴重威脅以色列,如今他是「自取滅亡」。海珊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以飛毛腿飛彈轟炸以色列,導致以色列人心惶惶,民眾紛紛準備防毒面具,以防海珊發動化武攻擊。

曾在兩伊戰爭中對抗海珊的伊朗也歡迎海珊被處死,表示這是所有伊拉克人的勝利。

和海珊同屬伊斯蘭遜尼派的伊拉克民眾對海珊被處死,表示非常憤怒,也擔心遜尼派和什葉派的衝突將惡化。

不過伊拉克總理馬里基表示,海珊的下場意味伊拉克不會重回獨裁和一黨專政統治,決不代表伊拉克遜尼派也會有相同命運。

不過總部位於美國的「人權觀察」組織認為,海珊的審判充滿「嚴重瑕疵」,海珊須為侵犯人權的罪行負責,但不應受到不人道的死刑懲罰;海珊被處死後,其他曾受海珊壓迫的人再也無法尋求討回公道。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