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長:外商法調整空間很大

2007-01-11 11:01:4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外電】泰國臨時政府不顧外資反對聲浪,9日通過外商法修正草案,規定外資持股上限不得超過50%,使泰銖昨(10日)一度挫貶至36.08銖兌1美元。曼谷時間下午6:00 泰幣兌美元回升至35.99銖。

根據彭博社報導,摩根史坦利分析師Claudio Piron預估,在泰國軍政府宣佈緊縮外資所有權規範後,外資撤離泰國,泰銖一個月內料貶值5%。下月有機會看到38泰銖兌1美元。

財政部長比迪雅通與外國商會會晤後表示,外資仍然可以持有泰國絕大多數公司的股份,包括爭議最大及最受矚目的電信業。他說:「修訂內容尚在研議階段,並沒有落實,可以調整的空間還很大」。

比迪雅通在長達1個半小時的會談後表示,新修訂的外商法對目前的製造、出口及工業不會帶來影響,因為該類行業是屬於促進投資委員會(BOI)監管的範圍,僅對列為第1、2和3類的行業生效。同時指出,資料顯示約有1,337家外國公司受影響,其中上市公司占6家。

至於外商要求刪除對第3類行業的管制,他表示,官方必須照顧國人的利益,但因為是外商的提議,所以政府將進行有關研究和考慮。商業部表示,將在新外商法通過立法院後,最少每年與外國商會召開1次會議,並將會陸續把部份行業自第3類行業名單中剔除,但國人的利益仍是先決條件。

泰國外國聯合總商會已作出回應,表示不排除會大舉撤資。商會認為,泰國政府去年12月的外匯管制,以及9日出臺的外商法修正草案,與泰國前總理塔信擅自出售電信企業與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有關。該商會指出,政治與經濟不應該混為一談。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主管皮莫雲認為,政治因素是影響泰國政府進一步管制外資的唯一理由。

由於外資多透過泰國公民持有名義(人頭戶)控制企業股權,因此分析師普遍預期,新措施的影響範圍將達上千家的泰國企業,而且泰國市場恐怕無法在短期內大量吸納外資拋售的股權。

對此,泰國證交所表示,零售、保險、銀行、經紀等產業不受該項新規定限制,預估僅有15家上市公司受影響,且大多數美、日資的製造商、建築企業有機會獲得豁免。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