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2007年是全面轉折之年
2007-01-17 09:59:32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對於中國來說,過往每個新的年度到來,都會被定調戴帽,曾經有過「改革年」,有過「政治年」,有過「穩定年」,有過「調整年」,也有過「關鍵之年」、「大事之年」等等。中國的2007年,又將如何定位?
事實上,對中國來說,2007是個非常複雜的年份,過往的大部份帽子,都可為今年戴上。但在方方面面的定性定位之外,2007年的中國,其轉折的意味非常濃厚,又波及各個領域,將2007定位為中國的全面轉折之年,更加貼切。
在「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建設」的概念下,按胡錦濤的思路,中國未來的發展,將要有「4大建設」的發展,也就是所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協調發展。以「建設」取代「改革」,當然已有階段性轉折的意味,但更有4個建設「4位1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戰略性轉折的深意。故此我們正可透過「4個建設」的分野,來發現中國未來1年中的轉折。
首先是政治領域,中共地方4級黨委、人大和政府的換屆。2006年14省區完成換屆,2007年上半年,將有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要完成換屆。這次省、市、縣、鄉4級大換屆,被稱為「改革開放以來第3次換屆」,不論組成體制、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政治背景等,均有重大變化。地方大換屆的大變化,為政治大轉折作好了組織人事的鋪墊。而民間政改熱情、民主希望、權利訴求,也再度勃興,為政治轉折帶來壓力。
更大的政治大事,是預計中共17大將在2007秋召開,這次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不僅是5年1度的換屆大會,其有別於中共16大的特殊意義,在於胡錦濤將透過大會的政治報告、透過中共黨章的修改,全面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將透過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的換屆選舉,確定1個全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將透過中共17大召開時的選舉、表決等程序的技術性安排,引領中共黨內民主改革的起步。這一切,當然將是重大轉折。
再看經濟領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下,今年宏觀經濟政策不變,繼續實施財政、金融「雙穩健」政策;主要任務不變,8大任務無一新增;但發展基調大變,即以質量、速度、效益協調;消費、投資、出口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協調;即「3大協調」為經濟發展的新基調,「又快又好」改為「又好又快」。
這種打理經濟的政策不變,思路大變安排,既體現中央領導層大變之年求穩之心,更展示在中央領導層憂患意識之下,在「經濟第1」帶來百弊叢生下,在「經濟中心論」已受到質疑的年代,經濟的發展已到模式、結構、方式全面轉折的關頭。
文化領域的轉折,並非是因近期文化界中,有人在呼喚「中國的文藝復興」,而是因為高濃度的意識形態,已經被徹底稀釋,黨文化和階級文化,已經實質破產。執政黨主導的文化體制的改革,已被市場文化、市民文化、網絡文化等潮流,倒逼得舉步維艱。
在中央領導層的思路下,文化建設將著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供形式多樣和價格合理的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由於文化體制改革已蹣跚滯後,現在更多強調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而領導人已要求去發現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預示著文化領域的重大轉折,即將到來。
至於社會領域,其轉折意義更是前所未有之大,中央提出「和諧社會」建設,主要是針對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滯後,並提出了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框架。在急切發展社會建設和管理系統、社會矛盾日漸尖銳化之下,2007年正是社會發展領域裡的全面轉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