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霧峰會形成新「 東亞共榮圈」基本框架
2007-01-18 11:05: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菲律賓第2大城市宿霧舉行的一系列東盟峰會,因為沒有美國、歐洲、俄羅斯的參與,而無法占據西方媒體的重大版面,但是,東盟10國和與會的中、日、韓、印度、紐西蘭、澳洲領袖,卻向北美和歐洲自由貿易區發出了資訊強大的挑戰。
成立了已經40年的東盟,終於從以往各說各話,各拉不同大國的虎皮當令旗的怪圈中走出來,決心徹底改革機制,提出新的憲章草案,拋棄所謂互不干涉內政的「表面平等」原則,用多數決機制及懲罰機制來加強東盟的內部的共同意志,增強共同利益,應付持續發展經濟,建立社會公正,維護共同安全的各類挑戰。
東盟這種高度團結推動改革的最大成果,就是10個成員國一致決議,再經過「8年抗戰」,於2015年實現貿易自由化。這個決議比東盟原來計畫在2020年實現自由貿易區提前了整整5年。以目前該區貿易量2400億歐元的程度來看,一旦全面取消關稅等自由貿易的措施加以實際落實,這個區的貿易量將會迅速增長近35%,再加上區域6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其經濟實力和市場效應絕對可以在整個世界經濟體系中「露得上臉」,「說得上話」。
本來內部渙散的東盟,突然「幡然猛醒」,顯然是在外部和內部的重大壓力達成的。以經濟層面來看,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有效運轉,歐盟的逐漸擴大自不待言,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更是對東盟帶來巨大挑戰,再不建立自由貿易區,東盟將被世界各大經濟體各個擊破和瓜分,被孤立和邊緣化,面對挑戰,不能再「慢吞吞」來,而是必須拿出措施,迎頭趕上。
以政治和安全的角度來看,美國推動反恐政策錯誤,導致伊斯蘭激進主義「野火春風」,但美國和歐洲的防衛相對嚴密,但東南亞則易於滲透,再加上獨立運動的作祟,東盟各國面臨嚴重的安全挑戰,處理不當,就會沉重擾亂內政,打擊經濟,包括外國投資旅遊,不僅如此,反恐薄弱,還會引來美國等的進一步幹預,加深「政治殖民化」、「軍事殖民化」的危機,使東盟的發展遭遇重挫,因此,在這次宿霧會議上,東盟國家領袖還簽署了1項反恐公約,目的是要加強在與伊斯蘭激進組織鬥爭中的協調與合作。
當然,東盟各國害怕在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重整被邊緣化的危機意識,以及向自由化貿易區前進的決心已經表露無遺,但事情能否順俐落實,還有各種因素的制約,國內政情穩定與否就是1個關鍵。舉例來說,這次會議的東道主菲律賓,總統艾若育就問題纏身,遭遇國內一波又一波的抗議反對。
然而,走向自由化的東盟,還是各大國眼裡的「1塊肥肉」。半個多世紀前,東亞強國日本,以趕走西方帝國主義為藉口,用武力推動「東亞共榮圈」,結果遭遇滑鐵盧。今天,迅速崛起的中國,則全力與日本競爭,以「和諧」來推動新的「東亞共榮圈」,令人深感歷史變化的巨大。
中國總理溫家寶以東盟10+3合作10周年為主基調,提出了加強戰略合作的5點倡議,引起重視;而日相安倍晉三依然用柔性的「微笑外交」替代祖輩的「槍炮外交」,用日本資金和技術輸出為誘餌,拉攏東盟國家。如今,全球貿易化已經成為潮流,各國間的經濟依賴也已經難以全然分割,儘管中日還有新來的印度彼此勾心鬥角,但也無法玩「零合遊戲」,因此,峰會期間的中日韓印澳之間的雙邊會談,構成宿霧峰會的另一道風景。
東盟知道的很清楚,只要巧妙利用大國矛盾,就可以掌握主動權,不然就會在大國的爭奪中被撕裂。因此,在自身走向自由貿易區的同時,東盟全力鞏固10+3(中日韓)的大平臺,並與新的經濟大國印度簽署走向自由貿易的協定,在加上與美國歐盟的傳統關係,實現區域合作,全球開花的戰略方針。經過這次宿霧會議,我們不能不說,東盟真正成熟了。而在這一波區域合作的大潮流中,台灣缺席了,對此,指望陳水扁自然是緣木求魚,但正在殫精竭慮謀求2008年大位的藍綠天王們,則必須深思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