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馬英九堅守正道好自為之

2007-01-25 12:28:2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自去年年尾北高兩市市長選舉結束以來,1股反馬的暗流逐漸升高。有人質疑馬英九領導統馭的能力,有人不滿他溫良恭儉讓的性格,甚至也有人揚言,馬未必是2008年大選最好的總統候選人。在民主社會中,對領導階層人選存有不同評價,本屬正常現象。對馬英九有所批評,大多是出於「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我們冷靜觀察,台灣當今政壇上,德才兼備,學識、器度、與從政經驗都居第1流的人才,馬英九應是當仁不讓的俊傑。由他出任總統,絕對比陳水扁貪腐集團高明萬倍。

去年的市長選舉,臺北市郝龍斌屬新生代,從政經歷僅是環保署長。他能擊敗頂著「前閣揆」光環的謝長廷,贏了16萬多票,應說是大勝。郝本人的號召力與泛藍組織支持,固然是致勝之因,馬英九市政建設的成績,更是勝選的關鍵。

至於高雄市,就算不考慮「走路工」、「計票誤差」等雜音,雙方相差僅1114票。在號稱深綠的大高雄,只要有600人改變想法,坐在市府裡的便不是陳菊、而是黃俊英。這樣逼近的數字,又如何能說是馬英九的挫敗?

當然,以陳水扁之貪汙腐化,惡績昭彰,藍營在總統前哨戰中未能全勝,的確令人失望。民進黨爛到這種程度,居然阿扁仍能全身而混,所以民間批評馬英九和國民黨應當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和行動,不能老扮「不沾鍋」。

有人指責馬「溫厚有餘,權謀不足」,壞心眼光鬥不過陳水扁。此就貌似近理,我們很難苟同,古往今來的大政治家,總是以公正誠信得天下之心。權謀詭道,縱然得逞於一時,日後終必失敗。李登輝與陳水扁都是翻雲覆雨、說謊話不打草稿的高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其詐其偽,很快就告敗露。台灣要走出貪偽的陰霾,正需要政治人物真心誠意,開大門,走正路,小奸小詐,辦不了大事,當不起大任。

台大教授黃光國要向馬挑戰,爭取提名;這位以痛斥「教改亂政」出名的老學者,真正的目的不在競逐權位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元,而是指望馬英九要更清楚、更堅定地明辨大是大非,千萬不能與台獨「主體意識」等謬見去「和稀泥」。身繫中外觀瞻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更要體會「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道理,不宜輕易發言。

政治是現實的藝術,學理與現實必須調和,但調和不能淪為苟合。試看李登輝當年掌控黨機器時,王又曾入選中常會。陳水扁當政以來,10多次出國訪問,王又曾父子7次陪行,是最親密的「紅頂商人」。如今劣績敗露,力霸集團使國家和社會受到數以千億元的損失,金權勾結的流毒,於今為烈。反而凸顯馬英九式的不沾鍋,大大值得稱道。政治人物善保清白令名,應該有些「潔癖」。

有輿論建言,馬英九作為改革創新的希望,要達到政通人和的境界,必須對於榮譽主席連戰,他的老學長,表示適度尊重;對於立法院長王金平,要充分協商。合則兩利,離則兩傷,事理顯然,不待智者而後明。

國民黨內的中山會報,應止於智囊團出謀畫策的作用,不可淩駕中常會而形成決策核心。銳意改革,用新人,行新政,大家都會贊成;但起用新主管,居然在任命發表前3天才送上申請入黨的表格,這樣「革新」,恐難以服眾,也讓人懷疑馬英九的政治智慧和改革方向。

相信關心中國前途的海外人士,大都同意馬英九是國民黨最佳總統候選人,相信他將來主政,中華民國發展機會比這幾年要好得多。所以,我們祝望春秋鼎盛的馬英九,堅守正道,好自為之,勿負國人的期許。也期盼國民黨人,顧全大局,團結為重,以黨內的團結,凝聚泛藍的大團結,爭取2008執政,造福台灣人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