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農糧局魚苗存活率達100%
2007-01-30 11:18:5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央社新加坡29日電】新加坡農糧與獸醫局在運送魚苗長途運送技術取得突破,透過提高水中氧氣含量、降低水溫等方式讓魚苗進入半冬眠狀態,把金目鱸魚苗在36個小時運送後,存活率達到100%。
農糧局食物供應與科技處項目經理周永忠受訪時表示,魚苗在長途的運送過程中,存活率大概介於60%到95%,要提高魚苗的存活率,除確保魚卵和魚苗的優質,包裝和運送過程也很重要,否則很難在抵達養殖場後存活。
養殖漁業現有的運送方法有兩種,路途近的採開放式運送法,魚苗放在不封閉的水箱內運送;路程遙遠的運送則採封閉式,水箱必須封閉,但魚苗往往因無法承受長時間的封閉環境與水質惡化而死亡。
新加坡農糧局則試圖在封閉箱內增加水中氧氣含量,並透過降低水溫、調整水的鹹度及停止餵食,讓魚苗活動和排泄物大大減少,進入半冬眠狀態,結果讓魚苗經過舟車勞頓後,健康抵達目的地,存活率達100%。
周永忠表示,經過3個月的試驗期中,最困難的就是找出水的合適鹹度,還有氧含量的比例,從而推算出魚苗的存活時間。而且,只要封閉箱中有1條魚死亡,就會影響水質,因此取得100%的存活率,無疑是相當重要的。
農糧局研究人員目前把研究重點放在金目鱸,未來還會擴大魚種範圍,因為不同的魚種,可能在封閉箱所需的條件不同。
這項試驗是在農糧局耗資3300萬新元設立於聖約翰島的海水養殖中心內進行,這個中心主要是研究大規模孵化魚卵和養殖魚苗的技術,是東南亞第1個大規模魚孵卵和魚苗養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