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印尼星馬結盟設立經濟特區
2007-01-31 10:36:1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路透社」新加坡24日電,傳多年來不但發生齟齬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3國,決定盡釋前嫌。並希望借由設立經濟特區等種種方式,多管齊下,共同打造南洋經濟新3角的發展優勢。印尼星馬近年經濟建設頗有進步,業績亮眼,其中印尼並在高盛公司選為下1波具相當發展潛能的11個新興國家名單中,勢頭大好。若在主客觀條件已告成熟下結盟,互通有無,在迅速演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中,開創出光明坦途,成功機率甚高,值得關注。
目前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在日內瓦發布資料,200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仍以較上1年增加47.7%的幅度成長,分別流入美、歐和新興亞洲的經濟體。但是中國、印度的經濟蓬勃發展光環耀眼,竟吸走了大多數外來直接投資約800億美元之譜。其餘能進入東亞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為數也就有限了,印尼在聯合國資料上列名,分到20億美元,印尼投資協會調委會網站所列1—9月外資額度為42.92億美元,應係統計基準不同所致;面對這樣難和中印競爭的狀況,雖然已歷年所,東盟也籌謀對策,要在2015年成立東盟單1經濟區與之抗衡。但印尼3國果有至計,另闢蹊徑、打造「新3角」爭取外來資金,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競爭激烈的經貿領域中,將來既要引進外國資金,也還得留住本國現有的企業,培元固本,才能夠生存發展,立於不敗之地。數10年來,3經濟體分據南洋一隅,各自在本身具備的條件上經之營之。由於國際環境險巇,居於所謂經濟先進大國地位的美國、日本,其經略南洋地區,幾全以本身利益為依據,飽食遠颺,顧到南洋各經濟體處境的殊少。在一般情況下,各經濟體也只能隱忍,縱在大國操作的風暴下吃盡苦頭,卻也無可奈何。自從中國、印度和平崛起,分別運用本身力量和資源,締造出令人側目的新天地。而中國又不吝將經驗和適當利益與南洋國家分享,終激發了有心國家的鬥志,立下積極創造的願景。印尼星馬更進一步了解,若沒有團結合作做基礎,力量分散,縱可出頭,成就也極其有限。因此做出結成鐵3角,投入經濟發展,是一種饒具智慧的選擇。
印尼、星、馬以往糾紛不斷,是國際熟知的事情,舉凡土地、邊界、勞工、水資源,無不是爭執的項目。而且反覆爭議,似無終了之日,連外界都為之難過。可能是經濟發展的要求,形成了非改絃更張,難以有進步的共識。於是大家把齟齬擱置,一起積極合作,分別貢獻本身的經濟和長處,供合作的項目取舍。正如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院長所說,「重點暨在如何與中國和印度競爭,廠商需要更低成本,何不善加利用隔壁的資源」。
當然,鐵3角的建構,資源成本是重要的項目,他如策略的制定、執行力的發揮、措施的透明化、人力資源的招攬與培育、經濟自由度的維持、和國際現代化的潮流結合等。都是吸引外資的基本條件,每個經濟體要得到外界認可,也非把前面所提到的事項,做到一定的標準才行。而新加坡在這方面是強項,若干年來以其「城市國家」的地位,屹立在國際經濟的驚濤駭浪裡,所依仗的就是「小而美」的現代化經濟體,已建構成型,且口碑載道。星以這般聲譽加入經濟特區,無疑將為「鐵3角」推展加分。
近年印尼和大馬的經貿發展,已是有目共睹,這次印尼將在本土和新加坡間廖內群島新建的經濟特區,馬來西亞則以鄰近新加坡的南柔佛經濟特區計畫,做為3方積極合作的基礎。2個開發區總面積超過新加坡6倍有餘、區內人口合計逾200萬,使新加坡經濟快速擴張所遭遇的缺工、缺地問題得到解決,希望合作案能圓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