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出口市場大 泰排名全球第7

2007-02-01 09:58:0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過去20年來,全球觀賞魚貿易規模大幅增長,從1980年僅為4,000萬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2.52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9-10%。另外,預計全球觀賞魚的年批發和零售貿易總額分別為10億美元和30億美元。泰國在開拓觀賞魚出口市場方面取得令人滿意,目前泰國約有60家觀賞魚出口商,向全球超過50個國家出口觀賞魚。2006年首11個月的觀賞魚出口量為1,363.22噸,總值達4.79億銖,比2005年同期的1,671.61噸和4.74億銖,雖然出口量年比走低18.4%,但總值卻年增1%。其中,以暹羅鬥魚的出口量最高,而銀鯊、暹羅食藻魚及紅尾黑鯊等,則以其美麗和獨特的魚身正日益受到市場的歡迎。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指出,在全球觀賞魚總產量中,亞洲市場占有50%的比重,其中新加坡更是全球第1大觀賞魚出口國,占全球出口總額21.5%,其次分別為馬來西亞的8.9%、捷克的7.8%、西班牙的7.0%、日本的6.7%和印尼的5.7%,泰國則排名第7位,占有5.0%的比重。此外,還有一些國家正努力發展觀賞魚養殖業,並已躋身成為觀賞魚出口國,其中值得關注的國家有馬來西亞和越南,上述2國政府已制定了明確的觀賞魚養殖和出口發展計畫。主要進口市場仍是發達國家,因為與養殖其他動物相比,觀賞魚的養殖成本高昂。主要進口市場為歐盟,每年的進口額占全球的38%,其中英國占有10.3%的比重、德國8.7%及法國7.4%等。其次分別為日本的18%和美國的15.8%。同時,新加坡也進口大量的觀賞魚以轉出口到第3國,成為觀賞魚的世界貿易中心。

泰國觀賞魚的主要貿易夥伴國是美國和歐盟,它們喜歡訂購體型小且價格低的觀賞魚,其中大部分是野生魚,如暹羅食藻魚、孔雀魚及七彩神仙魚等。從長期上看,市場商機可持續良好發展,因為這些魚是以水族箱中的藻類為食品,客戶喜歡購買這些魚作為水族箱的清潔夫。此外,美國和歐洲的觀賞魚進口商也轉向進口胎生觀賞魚,目前受歡迎的胎生觀賞魚有劍尾魚、日本叉牙魚及孔雀魚。由於這些胎生觀賞魚易於在泰國養殖,將可給泰國帶來良好出口商機。同時,日本亦是泰國觀賞魚的次要貿易夥伴國,喜歡進口水生植物和優質、稀有及高價的觀賞魚,如鯉魚和龍魚等。

儘管泰國擁有養殖觀賞魚的潛力,但進口一些觀賞魚品種到國內養殖,以供轉出口仍受到法律的限制。此外,目前負責管理促進觀賞魚出口的機構僅有漁業廳的觀賞魚和水生植物研究院,負擔管理及檢查魚場標準、預防控制疾病以及研發觀賞魚品種等多項重任。因此,觀賞魚和水生植物研究院應與其他機構合作,共同促進出口,尤其是協助編制在國外展銷或舉行水生動物展覽會的預算,以使外國客戶能進一步發現泰國觀賞魚經營商的潛力和效率。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