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阿富汗:可以給布希挽回面子

2007-02-05 11:45:0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布希總統的增兵伊拉克計畫,踢到了強硬的鐵板,雖然他認為民主黨控制的參眾兩院的干擾反對,是挑戰他作為總統的3軍統帥權,而副總統錢尼更強硬表示,即使參議院批准1項不捆綁其他議案的反增兵提案,行政當局仍然會著手部署增兵事項。在伊拉克局面演變至此的情況之下,布希仍然固守立場,期待通過2萬多的增兵,就可以僥倖挽回局面,這只能顯示他的頑愚,而不是領袖的堅忍不拔。

事實上,增兵計畫出台後,伊拉克局面完全沒有好轉的跡象,教派之間的仇殺日益激烈,對美軍的攻擊也有增無減;在國際社會和美國內部,反對增兵的聲音甚囂塵上,反戰規模再度擴大;此外,原來支持戰爭的共和黨議員也紛紛轉向,而民主黨最熱門的爭取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紐約州參議員、前第1夫人希拉蕊更是公開認錯,因為當時她也是投票支持的主戰派議員。

其實,即使增兵計畫按部就班進行,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治安在短期內稍有安定,但整個伊拉克局勢已經同伊朗、敘利亞問題糾纏在一起,什葉派和遜尼派的你死我活的教派之爭,也延燒到中東地區,布希要在他任內看到他所期待的和平安全、繁榮民主的伊拉克,無異於癡人說夢,唯一他可以狡辯的是,戰爭還沒有最後完結,因此美國也沒有最後的失敗。從海外華人的角度來看,這是1種「阿Q精神」,徒然增加他下台後歷史評價的負面因素。要知道,連布希在1所基督教宗派大學選址建立總統圖書館1事,也遭到一些基督教教牧人員的反對,就是1個相當明顯的信號。

但是,同樣是增兵增錢計畫,布希總統對阿富汗的新動作,反應則正面得多。為了對付神學士發動的春季攻勢,白宮下令原來駐紮阿富汗的3000美軍延長駐紮4個月,加上已經到位的換防部隊,美軍在阿富汗的總兵力已經達到2萬4000人,而白宮也宣布再次撥款100億美元,來援助阿富汗的重建,同時,美國也呼籲北約成員國為阿富汗的穩定多作貢獻。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這是布希總統近期來,在反恐戰爭問題上最為正確的1個決策。

布希在中東打的兩場戰爭,就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打阿富汗緣起於911恐怖攻擊和賓拉丹凱達組織,聯合國沒有不同意,北約一致贊成,打得也很漂亮。

本來,如果不是布希過於沈溺與伊拉克強人海珊的個人恩怨,不過分盯著伊拉克的石油,從而不進行1場違背聯合國意願,也不被北約承認,更被美國民主黨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白登稱為「無戰略而開戰,貿然開戰,兵力不足便開戰」的伊拉克戰爭,那麼阿富汗就不會被忽略,歐瑪領導的神學士政權殘餘可能已經被剿滅,賓拉丹可能已經落網或者命歸西天,阿富汗的重建可能早就規模初具,中東的「民主燈塔」可能已經照亮該地區。

但是,非常可惜,1場錯誤的伊拉克戰爭,不但讓上述的可能性無法變成現實,更出現相反的情況,奄奄一息的神學士殘餘不但死灰復燃,並且捲土重來,在南部坎達哈地區對北約軍隊發動了1波又1波猛烈的攻勢,導致聯軍傷亡慘重,其中尤以加拿大為最,甚至引發了加拿大內部重大的政治危機,撤軍呼聲在反對黨和民間響起。北約國家都對援助阿富汗「面有難色」,因此出現了「阿富汗變成了另1個伊拉克」的說法。其實,應該換另外1個說法,「阿富汗成了伊拉克的犧牲品」。

布希在伊拉克的失敗已成定局,如今可以做的是,如何在協調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基礎上、與北約、與聯合國、與伊拉克政府共同商討穩定伊拉克局面的良方,從而使局面能夠真正穩定下來。但是,布希在阿富汗尚沒有失敗,因此,必須藉著這次增兵和撥款的機會,扭轉過去的錯誤決策,凝聚北約國家的共識,授權更多的北約部隊能夠作戰,提升阿富汗政府和阿富汗人民的信心,掃蕩神學士激進武裝勢力,並與巴基斯坦積極合作,不讓邊境地區成為神學士招兵買馬的新基地。如此1年半載下來,阿富汗局面必然改觀。說穿了,伊拉克的狀況已經不可能再給布希任何「面子」上好看的東西,但阿富汗形勢的好轉,至少可以給布希反恐戰爭的成績單,添上1點亮麗的分數。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