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推動政府改革不能單兵突進

2007-02-09 11:31:4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總理溫家寶正為其「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這是溫家寶內閣本屆任期的最後1年,由於中國領導層已決定2007年間,要推進4大重點改革,包括國企改革、政府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和社會體制改革,其中政府改革顯然會是這次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

按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討論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定,作為重點改革之1的政府改革,正式的說法是「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加快行政管理、投資、財稅體制等改革」。這就決定,這1輪政府改革仍以轉變政府職能總的目標,以行政管理、投資和財稅體制3大方向入手。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政治上是革命政府,經濟上是計畫經濟政府,以前的政府改革,實際上是由革命政府向執政政府的轉型,是計畫政府向市場政府的轉型,但政府仍是強勢管治者的身分出現,既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又是遊戲的裁判者。在市場經濟框架基本確立之後,在當局力求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發展目標,將經濟發展為中心調整為更加重視社會發展之後,為政府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標,就是要建成公共服務型政府。

何謂公共服務型政府,完整準確的定義可能很長,但簡而言之,就是政府的職能是以滿足全社會成員的基本公共需求為目標,令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能惠及全民;政府的體制是公共服務型的體制,以能規範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如果政府改革能達致建立公共政府的目標,其意義將不只是政府職能的轉變,也不只是和諧社會建立有了保障,而是政制改革中的重要成果,對未來中國國家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轉型,將有歷史性意義。

下1個問題,是這場改革如何推進。領導高層對政府改革的內容,敲定是行政管理、投資、財稅3大體制的改革。其中,財稅體制的改革,已經較為明朗和細化,確定為建設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再進一步明確,就是財稅制度的改革,除了保障政權建設,還要以增強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完善公共服務能力為目標,投資體制改革,也不難理解,長期以來各級政府主導投資,以經濟高速發展為目標,投資方向以經濟基礎設施為主。

現在要改革投資體制,更多地投放在教育、衛生、環境生態,甚至社會治安等方面,政府投資要更多地投放在公共服務領域,增加國家投資規模,來增強公共供給。

至於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較為複雜。直接了當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就是把政府建成服務型政府,強化其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溫家寶敲定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是「轉變職能、權責一致、強化服務、改進管理、提高效能」。但要達致這1目標,涉及到機構設置的變化,公共資源配置的調整,政務的全面公開,甚至政府官員升遷和公務員的管理等。

在當局設計的改革內容之外,中國的政府改革還面臨著更艱深的課題,其中包括剪不斷的政府與執政黨關係的問題,理還亂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係問題,以及政府如何與社會組織、民間團體共同合作推進社會管理、完善公共服務。

因此,溫家寶的政府改革,不可能單兵突進,而要與胡錦濤主導的中共黨內民主改革協同,才能實現「黨政分開」;又要借換屆換人之際,加力展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大調整,這才有成為真正的公共政府的基礎,有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能力。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