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發展4大版塊的雁陣重組
2007-02-12 10:48:0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的2007年,是重要轉折之年,除圍繞中共17大召開,將有政治人事的大變局;圍繞胡溫「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治國理念的實施,將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變局,還有1個重要變局,是區域發展出現的變局;以目前發展態勢可判定,重心有轉移,雁陣正重組。
中國的發展,已由中央主導、山頭林立之勢轉型,省市發展漸轉向區域互動,而區域的格局,又已打破改革開放初期沿海和內地兩大塊定勢,以地方互動和政策推定,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帶、西部地區、中部6省、東北3省等6大區域,其後還有9省區加港澳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福建瞄準台灣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京津冀地區、西南北部灣經濟區等不同的區域發展組合,實在令人眼花撩亂。
北京中央現在認定的最新區域發展,經由區域性協調發展的政策規劃,形成大開發的西部、崛起的中部、老工業振興的東北、率先現代化的東部,是謂4大版塊。這4大版塊,也正是區域發展的新雁陣。按北京中央智囊部門的意見,協調好4大版塊的區域發展,實現區域互動,可以有效緩解、改變區域差距拉大、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謀求整個中國的和諧發展。
在4大版塊新雁陣中,出現新的發展態勢,其中1個是經濟重心「北移」。經濟幾何重心,最早是南移,即珠江三角洲的率先開放,在90年代初期形成重心,目前廣東仍然是GDP大省、外貿進出口大省、財稅收入大省。但2000年前後,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崛起,經濟總量快速成長,經濟幾何重心由南移轉而「東偏」。
而近2年間,廣東、上海等地經濟開始出現調整,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發展令人驚訝,除北京圍繞奧運會,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快速度,天津因中央「濱海新區」政策突爆經濟活力,整個京津冀都市圈,成為快速發展區域。同時,山東成為威脅廣東的3大經濟強省之1,河南進入GDP大省之列,山西和內蒙古因能源大優勢,開始展現強勢。遠1點的東北3省,數年「振興」政策初顯效果,經濟走出低谷。這些地區整體組合,導致經濟幾何重心「北移」之勢。
西部版塊也在發生變化,西部大開發由江朱手中的大項目帶動、大資金推動下,並沒有起色。但到今天,萬億元人民幣的基礎建設投資、上千億元人民幣的生態環保投資,開始產生效果,在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中,因掌握著能源、原材料命脈,伴隨著「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大項目啟用,西部站了起來。市場帶動的資金、技術、項目,包括民營資本和外資,正湧向西部,出現「西進」現象。
而除中部地區還在加快崛起之外,東部地區正在謀求轉型。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深感資源約束、環境惡化、勞動力緊張、外貿市場收縮等種種困惑,上海因政治問題正反思強勢政府發展,江蘇正謀求省內區域平衡,浙江已開始產業調整「騰籠換鳥」,廣東開始力除資源、環境承載之痛。整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始向服務型經濟轉型。
於此,中國的4大經濟版塊,呈現了八仙過海之勢,而各大版塊之下的不同經濟區,也正發各顯神通之力。中國的區域發展,看上去有良性競爭,齊頭併進的變局,中國經濟,也就不再像過去20年間有頭雁先行,而有4雁齊飛之象。
但中國區域差距還明顯存在,在內部發展戰略制約、外部因素轉變下,目前4大版塊快速發展之勢,還可能出現變局。如能源和原材料,會不會出現產能過剩,令西部發展減緩,又如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國際經濟環境變化,會不會影響東部,這都是區域發展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