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亭批美:俄羅斯尋找重新崛起的合理性

2007-02-22 10:52:3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德國舉行的第43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突然當著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北約國家領袖的面,發出了對美國「石破天驚」的怒吼,抨擊美國「幾乎毫無節制」地在全球濫用武力,單邊主義政策橫行,導致弱小國家被迫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軍備競賽越發激烈。普亭發聲,一時間成為國際媒體的頭條消息,而美國政界則是感到震驚。第2天,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發言,用幽默的方式進行反擊,說是作為1個經歷冷戰的老戰士,普亭的發言激發起他的懷舊感,言外之意,批評普亭的講話是在重彈冷戰對峙的老調,已經不合時宜。蓋茨並斷言,1個冷戰已經足夠。
 


冷戰結束以後,美俄重新攜手,尤其是布希和普亭,曾經彼此稱兄道弟,關係密切。如今重起爭端,當然令世界驚訝。不過,外交永遠是軟硬兼施,虛虛實實的較量,外界如果過分解讀,還是1種庸人自擾的行為。風波一起,俄羅斯方面外長出面緩頰,表示普亭發言,並非是要改變跟美國合作的既定立場;同樣,蓋茨在反擊普亭的同時,也欣然接受俄方的邀請,將走訪莫斯科。


 
外界可能認為,隨著美國在伊拉克戰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布希單邊主義戰爭政策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普亭早不講,晚不講,偏偏挑在布希已經被迫修改政策,以及快要下台的時候講,是否也是1種色厲內荏的表現,並非是英雄式的「壯舉」?其實,稍作分析就可以知道,普亭發言,是1種忍無可忍的結果,理由就是北約東擴,已經擴到俄羅斯的大門口,捷克、波蘭部署反飛彈防禦系統,無疑就是卡住了俄羅斯的咽喉。難怪普亭要問:反恐反到要包圍俄羅斯,這算是哪門子的反恐戰爭?這不是藉著反恐,把美國霸權的籬笆築到俄羅斯的家門口嗎?普亭的批判,顯然是有著精心設計的。

 

俄羅斯經過長達10年的「臥薪嘗膽」,開始從冷戰和帝國解體的破敗不堪中走了出來,隨著經濟的起步,普亭開始在政治上擴充威權,在軍事上逐步提升,要形成能夠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力量,以恢復俄羅斯大國的尊嚴和榮光。但是,史大林式的蘇俄,給世界留下太壞的印象,俄羅斯的重新崛起,絕對不能跟過去搭上邊,那就會失去合理性和正面的世界觀感,因此,以批評華盛頓為口號,以抗衡美國單邊主義理由,俄羅斯的再崛起就有了最大的合理性。當然,光口號是不夠的,既然美國擴張到了家門口,俄羅斯也必須走出去,到沙烏地阿拉伯等本來與俄羅斯關係冷淡的國家去擴展影響力,搶攻軍火市場。


 
雖然普亭與蓋茨在安全會議上「擦槍走火」,使「冷戰」一詞再次出現在全球媒體,但國際社會不必擔心,今天的世界,已經很難再重復當初美俄對峙的冷戰局面。這不但是因為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已經呈現出與美俄平等抗衡的的格局,甚至可以影響全球勢力的重組,更重要的是,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大國之間的經濟利益和互相依賴程度越來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很難劃分兩條截然分割的鴻溝,形成對峙的局面。而美國跟英國聯手企圖一舉搞定伊拉克的「雄心」破產以後,單邊主義的成效連華盛頓自己也難以再相信,因此,大國通過互動來解決地域衝突的可能性大幅上升。正在這時,6方會談有了突破,美俄中都介入其中,這種模式甚至比北約組織處理阿富汗、伊朗核危機來的更有效果。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斷言,美俄之間不管出現多少次「冷戰」式的言辭交鋒,其結果都不是冷戰的預兆,但是,有1點必須肯定的是,普亭的攻擊再次顯示,布希的單邊主義真的已經「破產」,美國的全球戰略,必須要從理念上作新的修改。蓋茨的奔波,只能是「補漏洞」,真正的改變,恐怕還是要等到2008年美國大選之後。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