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新加坡觀光局2月中發布聲明,2007年以吸引1,020萬訪客來遊覽為目標;預估較2006年增長5%,收入則飆高達10%,約為89億美元。隨著新1年的到來,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各國,對未來多抱有美麗願景,「觀光經濟」成為國家總預算的1個重要項目以來,有「無煙囪工業」稱號的觀光事業消長,尤其受到各方重視。所以除新加坡抬頭挺胸,高聲宣揚攬客目標外,東南亞各經濟體,縱使偏僻的柬埔寨,都有一番規劃和抱負,要經由觀光旅遊事業,將聲名傳播出去,將財源招納回來。
新加坡對旅遊事業攬客目標訂立在破1000萬人次以上,並不是憑空放話,實際上是相當具有把握的。星洲是「小而美」的城市國家,環境整齊、清潔、多采多姿,早已盛名在外。多年來經之營之,不斷增添新的觀光項目,迎合旅客的胃口。而服務旅客的細膩、招攬方方面面客人的觸角,不斷伸入新的區域,今年在宣布攬客總目標的同時,更透露在中東、俄羅斯等地開設新的旅遊辦事處,儘可能給予有意進入南洋的客人便利。尤其令各地旅客期待的是新開放綜合性博弈事業,到2009年就會以嶄新面貌吸引雅好此道的各地人士蒞臨。
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金沙公司投下32億美金,在商業區附近開設結構配置適當的大型博弈勝地;還有巫族博弈集團也選在聖淘沙島,開設全南洋風格的博弈園區。一流水準、東西不同的博弈方式和環境,足以令人留連忘返的了。所以新加坡可以高姿態表達強化旅遊業的氣魄,到多元條件完成,相信是會有足夠攬客魅力的。
新加坡經營旅遊業的方式,具有特殊風格,但若能用心設計,另類辦法同樣能招徠觀光人士,樹立典型。例如中南半島上的貧困王國柬埔寨,用低姿態的、返璞歸真的態度辦活動,也可以在競爭激烈的旅遊事業中脫穎而出。2006年柬埔寨接待了旅客約170萬人次,較2005年增長了20%,有14億美元的收入。對於一貧如洗的低度開發國柬埔寨而言,對財政挹注是相當可觀的。來客以跳躍式增加,也為柬當局帶來了信心。所以宣布到2010年時,柬國每年接待的觀光客要達到300萬人次的目標,也就是在未來3年間來客幾要增加1倍,任務是相當沉重的。
東南亞國家看好觀光事業前途光明,除了本身主觀努力有數據可資覆按,也有客觀條件趨好的理由。「世界旅遊組織」2006年9月的報告預估,2010年全球旅遊人口總數將攀升至10億人次,2020年達15億6000萬人次,每年成長率為4.1%。這項預估反映出現代人對旅遊的愛好與日俱增,而2020年國際旅遊支出將高達1.6兆美元,商機真是令人側目。預估2020年的15億旅遊人口中,約半數7億人是歐洲人,據了解歐洲冬季酷寒、殊少陽光。因此南洋風光、海景、沙灘,全是歐洲人的最愛,只可惜南洋旅遊業者還沒有認真開發這部分客源。今後普遍到歐洲設立攬客據點,相信可為東南亞觀光業加分,各經濟體預設的高目標旅客人數,必可達成。
中國、印度經濟崛起,則是旅遊業趨於旺盛的另1保證,「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中國在未來15年將成為世界主要旅遊客源國,每年將有1億民眾出國觀光,單是這個大數目,就足讓全世界引頸期望。而東南亞和中國相鄰,可以「近水樓台」形容,對於旅遊事業的興旺會有一定程度的貢獻。近年香港旅遊突飛猛進,商機應接不暇,就是中國人邁出國門的結果。這種狀況,已開始延衍到東南亞,加上「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將於2010年建成,雙方經貿往來逐漸升溫,行旅客商帶動蓬勃現象。因此,各國做好接納來客的準備,觀光事業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