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28日外電報導】大陸上海和深圳股市在27日「黑色星期二」暴跌9%,隨著時差波及全球,各國股市幾乎無一倖免、哀鴻遍野,德國媒體以「中國打噴嚏,全世界感冒」來形容當今中國大陸的經濟影響力,也指出陸股影響全球「前所未見」。
但周三大多數股市略為回魂,紐約股市周二重挫後,周三以高盤開出,隨後多空交戰,歐洲股市跌幅縮小,亞洲股市走勢較弱,唯有肇事禍首大陸股市一枝獨秀,大漲近4%。
周三紐約股市開盤5分鐘後,道瓊30種工業股價指數上漲66點,漲為12282點,上漲0.5%,那斯達克股市走勢稍弱,漲幅為0.32%。
歐洲股市跌幅大多縮小為1.1%上下,至下午近收盤時,倫敦股票下跌1.12%,德國法蘭克福股價下跌1.2%,道瓊歐洲50指數下跌1.17%
英德媒體分析指出,世界市場上的原料等已變得與中國經濟的冷熱息息相關,許多原材料都是依賴中國的高速發展、高度需求而生存。最重要的是,大陸股票和股市已經處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了。「不知不覺間,忽然跟國際接起來了,再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賭場了」。
「德國之聲」報導,以前大陸股市對世界股市幾乎無影響,但27日的陸股暴跌卻造成全球股市連動下殺,凸顯大陸經濟的影響力已不可忽視。
報導引述駐德國法蘭克福的中國銀行界資深股票業人士的的話指出,今年正值東南亞金融危機10周年,股市10年崩潰一次的周期是完全可能的。報導指出暴跌原因之一可能是中國一些投資基金擔心利率調升,加上人事變動,因而紛紛出手,促成大跌。
報導說,這次讓西方看到一個新現象:中國股市的暴跌影響了世界。德國世界報的標題是「中國股價重挫壓抑德國股市」;明鏡報的標題是「中國股災讓全球股市搖晃」,各國分析都指出「震央」在中國,也都開始真正認識到此一事實,展開討論。
英國廣播公司及德國之聲的分析都指出,大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已發生從量到質的變化,一舉一動還關乎美元的強弱,這對世界經濟和股市而言自然也是一個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