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豪華辦公樓工程接二連三,請客送禮越演越烈,這類奢靡風在今年年初被冠以一個新名詞:「中國式奢侈」。中國正在開全國兩會,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這類奢侈不僅揮霍大量財富,而且帶壞了社會風氣,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新華社報導,「奢侈」的消費主力,不僅有一夜暴富的有錢人,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商家和一般消費者,「面子經濟」由此可見一斑。
六幢嶄新的辦公大樓,一個巨大的半球型會議中心,一如美國白宮般氣勢恢弘;數百畝綠地、園林、假山、噴泉環繞其中,波光粼粼湖面上,幾隻鴛鴦鴨、非洲鵝在悠閒戲水。這是河南省鄭州市窮區縣之一的惠濟區政府辦公新址。
近年來,類似的「官衙工程」奢侈程度一浪高過一浪。一些代表說:「因為揮霍的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不知道心疼。」
代表說,從「真皮座椅老闆台,電視電腦隨時開」等越來越多的民謠和順口溜中,不難看出民眾對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敗家子行為的反感。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陳惠娟說:「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不在經濟、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而是在面子上作文章,最後得到的不是地方經濟的發展,而是百姓的怨聲載道。」
「豪華衙門背後往往隱藏著腐敗。」人大代表史和平說,從媒體披露的這類典型案例中發現,越是經濟貧困的地方,某些領導們越是喜歡搞豪華工程,貸款、舉債,挪用扶貧款、救災款,違規修建高檔樓堂館所。
中國人大代表祝義才說,奢侈消費的危害不僅在於浪費掉多少金錢、多少資源及多少人力,更在於鼓噪了不和諧的超前消費風,破壞了勤儉節約的良好風俗,背離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
他說,不能期望於一個簡單的行政命令解決問題,而需要各級領導幹部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