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世衛新1波撲滅小兒麻痺行動

2007-03-07 09:49:4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在日內瓦召開了1項檢討消除小兒麻痺症的專家會議,甫上任的世衛秘書長,呼籲全球展開新1波行動,撲滅以荼毒兒童為主的頑疾小兒麻痺症。世衛當局對負責執行任務的專家們說,假如我們不能立刻清掃病毒,貽誤事機,病毒就會反撲得逞,人類社會無可避免要付出沉重代價,這番語重心長的話,是對實際狀況的反映,也是對人謀不臧的無奈。公共衛生體系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目前危機顯現,不僅全世界的公衛專家要嚴肅面對世衛當局的警語,再次推動撲滅工作。各地社會也該做好配合的心理準備,莫等頑疾流行,遭受病毒感染,後悔不及。
 
小兒麻痺症是1種麻痺人類手腳肢體的重病,一旦受到病毒傳染,就如惡靈附體。不但手足活動能力遭嚴重破壞,心靈所受戕害更是無法彌補。不僅當事病患陷於沮喪低沉,不能如正常人一般生活,同時也是社會的負累,對整體國力的折損尤其難以估量。更令人覺得遺憾的是這類病毒,常出現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特別是兒童最易受感染。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幼兒,經一番高燒折磨,燒退後就喪失了心理和身體復原的機會,跌落在灰色的世界裡。因此一般社會對小兒麻痺症往往有談虎色變的感覺,應該是不待世衛組織的警告,就要主動監視、全面配合撲滅才是。
 
世衛組織這回迫切召來各地專家集會,在推動新1波撲滅小兒麻痺症的呼籲裡,還撂下「我們正面臨適切且可能是最後連根拔除小兒麻痺病毒機會」的重話。世衛當局顯然承受著相當壓力,原因是小兒麻痺病毒反撲現象明顯,一旦再趨於流行,等於世衛的努力前功盡棄,所動用的人力物力,恐怕更甚於以往。前1波掃除小兒麻痺病毒的行動,先後耗去18年時間,動用50億美元。終使傳染率從1年約35萬個病例,降低到約3000例,存有小兒麻痺病毒的125國,遞減剩4國,這方面的成就是相當輝煌的。但是,到了進入後小兒麻痺根除時代,此項世紀大任務就愈來愈鬆懈,尤其是非洲地區受不利謠言的負面影響。從非洲傳播到其他地區的小兒麻痺病毒,到2003年以後快速回升,迄今從病毒絕跡又再度出現的國家已達26國,幾呈現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眼看費錢費時的努力將前功盡棄,世衛組織推動再1波撲滅小兒麻痺病毒行動,說道理,講重話,都是可以理解、也應盡力配合的。
 
東南亞國家對於小兒麻痺病毒傳播所引起的震撼,相信必然記憶猶新,2005年4月間,印尼出現10年首見的小兒麻痺症,可能是1位往返印尼、非洲兩地的勞工將這類印尼絕跡已久的小兒麻痺病毒帶回來,並在短短4個月期間就傳染成219例。印尼各地對突如其來的病毒和迅猛的播散形勢弄慌了手腳,650萬兒童攤在幾同不設防的環境中,人人自危。後來經總動員普遍注入疫苗,情勢才得緩和下來,但印尼無小兒麻痺惡疾的聲譽從此喪失,因人謀不臧而無辜罹病的無數兒童,終其一生得承受手足麻痺的創傷,以及永遠無法補救的悔憾。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對世衛組織推動的另1波撲滅小兒麻痺病毒工作,無論如何也要配合到底。
 
世衛組織為整個世界各類疾病的監視防治,克盡力量,但是否能將各類疾病對人類社會的打擊減少到最低限度,關鍵還在於各地的認知和行動。以往對人類威脅甚大的天花,在大家觀念一致,防治絕不鬆懈的情況下,到1977年宣告撲滅,迄30年不見相關任何病例出現。天花能撲滅,小兒麻痺症當然也能使之絕跡,這次功敗垂成的教訓,正是另1波克服病毒的動力,東南亞各國正朝整合方向努力,希望強化公共衛生防治惡疾,也列入優先方案中。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