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證交所副經理儂蘭透露,在泰國大盤股市(SET)和新證市(MAI)登記的519家上市公司,占全部532家上市公司的98%,包括13個不動產基金,已呈上截止2006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報,盈利總額達到4,693億5,400萬銖,年比減少660億6,300萬銖,跌幅12%。工業類股仍然穩坐純利增幅最高的寶座,增幅達到63%,而泰石油(PTT)、沙炎水泥(SCC)、盤谷銀行(BBL)、泰可油石化(PTTCH)及泰油勘產(PTTEP),則成為前5名最賺錢的上市公司。
儂蘭表示,如果不計算來自債構重整的370億1,300萬銖淨利,純利額度將走低9%。整體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為5兆6,097億3,400萬銖,增幅18%,其中呈現盈利的公司共有388家,88家公司出現虧損。
導致上市公司的總盈利低於2005年的原因,是由於能源成本走高,衝擊銷售成本增加20%,使毛盈利率從2005年的22%,減剩20%。加上貸款利率調升的影響,使利息支出增加約16%。另外,商業銀行及金融機構還必須按照央行的新會計準則IAS 39,增加提列呆帳準備金。
純利增長率最高的首3類股,依序分別是工業類股,淨利399億9,100萬銖,年增63%;不動產及建築類股,獲利821億7,200萬銖,年比攀升33%;消費用品類股(商業),純利71億3,100萬銖,增幅11%。其中,在工業類股中,以資源類、不動產及建築類、以及金融類股的獲利額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