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上議院改由民選是1件大好事

2007-03-11 12:24:1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英國國會下議院7日出現歷史性表決結果,以懸殊差距通過上議院議員全部或80%改由民選的提案,這不僅是英國憲政史上最劇烈的變革,也將使上議院600年來首度可能全部改由民選代表組成。
 
雖然下議院的表決結果並不自動成為法律,甚至要等到幾年後才會生效,但已清楚表達下議院對此事的意見,足以作為下任政府今年稍後提出立法案之參考。料將繼布萊爾之後出任首相的布朗,可能會將上議院全部民選列為工黨宣言,另1大黨保守黨黨魁卡麥隆則承諾至少支持80%改由民選,藉民意逼迫上議院讓步。
 
布萊爾最近涉及的賣官鬻爵醜聞,為改革提案提供了動力。許多議員有種印象,就是上議院的1個席次,可以用50萬到100萬英鎊購買。將上議院議員席次指派制撤消,改為民選,便可以去除賣官鬻爵的陋習。這是英國民主制度的1大進步,值得讚揚。
 
許多人不信民主制度,或對民主制的作用有所懷疑,特別是在亞洲,因長期的混亂,人們在亂中思治,便錯誤的把混亂的責任推給民主思想的發展,認為民主只有帶來不安定,不安定則生產不能發展,一切皆處於落後狀態,因此認為民主是禍,不是福,那是極為不正確的觀點。
 
由於亞洲的特殊性,有些國家統治權實行世襲制,或1黨專政制,由此而減少國會的爭吵,辦起事來說做就做,效率奇佳,因此許多人認為這沒有什麼不對,還認為這是國情所需,若不顧一切,實行民主,天下將會大亂。
 
但這種辦法實是權宜之策,是旨在推動生產、增益社會民生的1個過程,不能視為推動政治的最終目標。若不認清此點,歪曲了民主制度的本質,將使亞洲越行背離民主越遠。
 
英國和美國雖然都是民主國家,但對1人1票的民主選舉也是有限制的。美國立國之初,曾任第3任總統的傑弗遜便訂定了按每州人數多寡而設立的選舉人票,這些選舉人,不是選出來的,而是由有名譽、地位的各州上層階級所推荐,再經政府指派。這些選舉人雖不是1人1票的民選,但競選總統的人若不獲足夠的選舉人票,即使在1人1票的民選票中大獲全勝,也不可能當選。這是為了防止有被黑金手段收買的選民,造成錯誤的選舉結局。傑弗遊本人在參加美國第2屆總統選舉時,便因為在選舉人票中輸了1票,在1人1票的選舉中則大獲全勝,結果落選。當時便有許多他的擁護者,主張修改選舉法,使傑弗遜當選。但傑弗遜死也不肯接受。自己立的法,自己去修改,使自己當選,若傑弗遜可以這樣做,人人可以這樣做,美國的前途,一定是一片昏天黑地了!
 
英國上議院議員也靠指派出任,視其人的名譽與社會地位為定奪標準,這原也是為了社會的安定,恐怕一切都靠選民的選票,若選票被黑金所污染,社會將及於亂。但一法立,一弊生,現在上議院議席出現賣官鬻爵問題,不如把上議院議席的指派權取消,改為選民1人1票進行選舉。而實行了好幾百年民主制的英國,選民的政治覺悟程度應該很高,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這事說明社會的進步,文明的提升,當政治權力的轉移不必用槍桿子,可以通過真正的1人1票民選,順利使政治轉移到另1批政黨或領導人手裡,過程不須經武力鬥爭,也不必流血,這就是社會的進步,觀念的文明,也是人民在民主制度下享得的福蔭,怎能說這不是1件大好事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