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天重申,台灣需要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但他強調,催生新憲是要確認台灣人民奮鬥而來的民主成果,不是中國宣稱的所謂「邁向法理台獨」。
陳水扁日前提出「4要1沒有」,主張台灣要獨立、要正名、要新憲、要發展,但他昨天的講法,把「催生新憲」與「法理台獨」切割開來,語氣似緩和許多。
陳水扁昨天上午參加台灣法學會等單位主辦的「憲法變遷與憲政改造」研討會,他在致詞時表示,修憲的高門檻確是高難度的挑戰,但只要始終站在人民這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這一邊,一定能夠很快實現理想,迎接一部台灣新憲法的誕生。
陳水扁致詞時表示,近20年來,全世界歷經重大的新憲浪潮,從1989年到1997年,在中歐與東歐一共誕生12部新憲法;在非洲像南非、在亞洲如南韓與蒙古等國,也見證一部又一部新憲法,這是新一波民主化浪潮過後必然的產物。
他認為,台灣身為全球新興民主國家一員,卻遲遲無法擁有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這不但標示著台灣民主化尚未完成,也還不是一個正常而完整的民主國家。
他強調,催生新憲絕對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也不是為了鞏固特定政權而量身打造,而是所有新興民主國家在鞏固與深化民主時必經的道路。
陳水扁日前提出「4要1沒有」,主張台灣要獨立、要正名、要新憲、要發展,但他昨天的講法,把「催生新憲」與「法理台獨」切割開來,語氣似緩和許多。
陳水扁昨天上午參加台灣法學會等單位主辦的「憲法變遷與憲政改造」研討會,他在致詞時表示,修憲的高門檻確是高難度的挑戰,但只要始終站在人民這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這一邊,一定能夠很快實現理想,迎接一部台灣新憲法的誕生。
陳水扁致詞時表示,近20年來,全世界歷經重大的新憲浪潮,從1989年到1997年,在中歐與東歐一共誕生12部新憲法;在非洲像南非、在亞洲如南韓與蒙古等國,也見證一部又一部新憲法,這是新一波民主化浪潮過後必然的產物。
他認為,台灣身為全球新興民主國家一員,卻遲遲無法擁有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這不但標示著台灣民主化尚未完成,也還不是一個正常而完整的民主國家。
他強調,催生新憲絕對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也不是為了鞏固特定政權而量身打造,而是所有新興民主國家在鞏固與深化民主時必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