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特首選舉 見民主曙光

2007-03-18 12:34:21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香港報導】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十周年,北京中央面臨的挑戰,是本月25日香港將舉行第三屆特首選舉。
 
這次香港特首選舉,首開差額選舉先例,代表泛民主派參選的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挑戰北京欽點的現任特首曾蔭權。在北京全力支持下,曾蔭權篤定會以逾五分之四的高票順利連任。但是,這是特首選舉能打破一人競選,已為香港民主選舉開了一道希望曙光。
 
梁家傑即表示,在小圈子選舉制度下,泛民主派候選人不可能獲勝;不過他這次順利突破提名的篩選機制,並在選舉過程中與北京支持的候選人公開辯論,改變香港政治文化及民眾對選舉的期望,以後的特首參選人必須面對群眾,不可能再走回頭路。
 
梁家傑說:「香港已經贏了!」他將籌組「影子」內閣,加強監督特區政府的角色功能。
 
梁家傑曾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露鋒芒,成為香港泛民主陣營新一代領袖之一。他視這次特首選舉為香港民主步伐一個重要里程碑,打出爭取2012年落實普選的政綱,並以「爭取有競爭的選舉」、「我們所要的香港」做競選主軸。
 
香港人口約700萬,卻只有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800名委員,能夠票選特首。而根據香港法律,有意角逐特首者,至少須獲得100名選舉委員的提名;梁家傑在上月初的提名中,獲得132名選委的支持,取得特首候選人資格,驚動北京中央。
 
在現階段「摸著石頭過河」的治港政策下,面對兩人角逐特首的態勢,北京一面示意800名選委會委員中、非民主派的600多名委員,一定要投票支持曾蔭權,一面則放手讓兩大選舉戰營進行激烈選戰。
 
這個月舉行的兩次候選人公開辯論大會,在香港選舉史上創下紀錄,不但近半數的港人透過電視現場轉播觀戰,辯論大會成為全香港話題,更被視為有助於發展香港的民主政治文化。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家英認為,特首候選人既走進基層、又公開辯論,面對群眾互相比拚,不但加深市民對候選人的了解,也促使候選人作出更多政策上的解釋。透過這種對話,市民更了解特首的思路和政策思維。
 
據多項民調顯示,儘管達七成香港民意支持特首儘快普選,但曾蔭權仍獲六成半的港人支持連任特首,約兩成人支持梁家傑。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