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北3府林火煙霧給朝野帶來考驗

2007-03-18 12:41:06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從上(2)月底以來瀰漫泰北的煙霧,14日達到每平方公里浮塵微粒高達383微克水準,嚴重超過人類身體所能承受的厚度。清邁等3府早已發出體能較差的老人和孩童不宜外出的警告,一般不能免於暴露於戶外的外出工作者,身體飽受霾害侵襲。但北方已發現因林火燎原造成的1,340處火頭,並不見減少,顯然煙塵困擾社會的現象,還會延續一陣子。泰北3府的居民,應該儘可能遵守政府的規定,少到戶外;非外出不可,也該做好預防工作,把可能遭到的損害減至最低限度。同時,相關機關一面防災;一面更要為清除煙霾滋生做根本的努力,莫讓霾害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經常出現傷害人類身心,使大家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
 
泰北3府煙塵擾人的事實出現以來,地方上各相關機關已克盡努力,在工作領域範圍內減少可能發生的狀況。最初有每平方公里浮塵微粒超過120微克現象時,公共衛生和環保單位分別提出警告。並先後發放了約30萬枚口罩,要求外出活動的居民務必要保護好自己,莫讓越過人類身體所能承受的煙塵遭到損害。由此可具見地方政府對煙霧已有警覺,適時防備,其所提的方法雖然只屬治標性質,但若外出居民普遍照辦,損害會減輕許多。今後一段期間,煙霧還可能停留散布,當地居民還宜繼續防備,直到空氣汙染程度恢復到人體所能承受的程序,事屬無奈,大家以忍耐、自保為是。
 
這回煙霧從泰北3府的森林大火引起,情況和以往先由印尼、馬來西亞因刀耕火種開荒造成林火漫延的情形似不相同,是不是泰北居民火耕,有關機關應該深入查清楚,做有效防杜的準備。印尼東加里曼丹、馬國沙勞越等地區居民火耕,種植棕櫚樹謀生,已歷年所,因此每年都可能出現煙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家習以為常。而印馬星汶萊等國備受煙霧侵害地區,年年大叫禁止以火耕方式種棕櫚,卻是毫無進展。事實上在各地為棕櫚農解決生計的替代方案出現前,霾害都無緩和可能,這是現實問題。而近年生產替代能源蔚然成風,棕櫚油市場1年比1年興旺、價錢不斷上升,直接的結果便是火耕範圍愈來愈大。莫說禁種棕櫚,想減少火耕面積都不可能,大勢所趨,擋也擋不住。舊的霾害根源情況是如此,南洋國家果然要仿效種棕櫚樹改善生活,也是自然的發展。泰北3府森林大火是否因火耕引起,目前還不得而知,卻是1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
 
林火造成霾害,火耕讓各地居民普遍付出社會成本,多年來一直是各方要求給予適當處理的事情,只是形格勢禁而沒有具體效果。但對於清邁等地突生煙塵,各方都覺得特別緊張,除了罣念當地居民備受侵擾,更加關心的是泰國旅遊事業。多年經之營之,清邁已成為泰國的觀光重鎮之1,「旅遊經濟」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觀光收入年年給泰國財政增加挹注分量。在此關頭,若霾害不能消除,清邁適於旅遊的口碑受破壞,影響層面的廣泛是難以估量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泰北3府林火因何而起,最好深入調查,若屬人謀不臧,該及早矯正,免得如印馬火耕的尾大不掉,要處理也無法下手。
 
林火火頭太多,散布又廣,照經驗,非有天降大雨一時是撲滅不了的。但是為了及早解決問題,泰國皇家空軍已連續出動,實施人造雨計畫。這種軍民1家的精神,將為提前結束煙塵困擾帶來新的希望,如上蒼受到感動而灑雨水撲滅林火,則萬民必額手稱慶、合十頂禮;同時,目前已經和林務機構合作撲滅林火的北部陸軍健兒,也可以少付出些操勞。總之,突兀的林火考驗著泰國朝野的積極態度,普遍提高大家的危機感,一定要合作將災害減到最低。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