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陷入低潮 胡錦濤訪俄無新事

2007-04-01 12:03:3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北京兩會開完,地方封疆大吏就開始大調整,17大可謂「未開先行」,從執政的指導思想到人事的全面佈局,已經可以看到和聞到「新局面,新氣象」。攘外必先安內,但「內」安好了,自然就是要打點「外」,何況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過去「鎖國」時代的老土,而是牽動全球經濟的貿易大國、政治大國,外交與內政1樣,成為了國家發展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值得關注的是,17大新佈局下的外交關係,主軸還是周邊大國。兩會後胡溫選擇的出訪國家,1個是俄羅斯,1個是日本,胡錦濤走訪莫斯科,溫家寶走訪東京,兩翼齊頭並進,北京的外交安排,總是在不經意間透露出絲絲入扣的精心安排,這就是胡溫的務實和精明之處。
 
當然,這並不是說,17大的新外交路線,將要跟美國保持距離,實行真正的等距離外交和全方位外交,而是北京審時度勢,認為今天的美國,布希已經走下坡路,華盛頓國會已被民主黨掌控,總統大選則是群雄並起,鹿死誰手,局面混沌,這段時間,與美國財經界和軍界來往,比較實際,與政界則保持距離,誰也不得罪,以便將來不管是共和黨維持政權,還是民主黨引發「變天」,北京都可以進退自如。事實上,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台灣問題,北京還是把對美外交視為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這是現實使然,17大的「新政」,也無法改變這個方向。說穿了,即使是對俄外交、對日外交,其中牽涉的還是對美外交,聯俄,當然是為了抗衡美國,拉日,則也是要挖美國圍堵中國的牆角。
 
有趣的是,中俄關係,是「政熱經冷」,中日關係,則是「政冷經熱」。胡錦濤此次訪俄,目的很清楚。首先,是對普亭總統去年訪華的回訪,因為去年在中國辦俄羅斯年,今年在莫斯科辦中國年。其次,是要加強所謂的戰略夥伴合作關係,提升雙方面的外交互動,在北韓6方會談取得成效後,期待在日益緊張的伊朗核武危機上攜手合作,即降低美國動武的危機,也可以維護兩國在伊朗的石油利益;再次,當然是衝著俄羅斯的能源,尤其是西伯利亞的能源管道,因為今天中俄的貿易,主要還是靠北京買莫斯科的軍火,但隨著北京的經濟實力提升和自我研發的能力加強,再加上俄羅斯賣給北京的軍火有太多的缺陷和刁難,未來購買軍火的數量將會下降,因此,要達成中俄貿易的翻倍,在4年內上升到600百億美元,恐怕只有大量購買俄羅斯的能源,而這正是北京最需要的。
 
不錯,從表面上看,胡錦濤的訪俄也算是成果輝煌了。聯合公報肯定了雙方互辦「國家年」的創舉,也繼續了在表面上攜手與美國抗衡的策略,在經貿合作上也簽訂了好多個合同,甚至簽訂了2009年聯合探測火星的合作建議,開啟了外太空合作的新時代。但是,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胡錦濤雖然攜帶了20多億美元的大禮,但仍然在最重要的問題上沒有虜獲普亭的「芳心」,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在建立天然氣輸送管道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一般認為,這是普亭要求加價,即要北京讓步讓俄羅斯繼續承建中國的核電站專案,但實際上,普亭拖延這些關鍵專案背後,有著更為深刻的戰略考量。首先,俄羅斯雖然知道北京聯合莫斯科是為了對付美國,但實際上普亭對美國講了重話,但北京對美國則是「韜光養晦」,俄美關係從「哥倆好」到唇槍舌劍,中美關係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普亭認為北京只是利用他;其次,俄羅斯一直認為,中美可以在經濟上一爭長短,但在核武和外太空戰略武器方面,應該是俄美共領風騷,但北京現在打衛星,製造大飛機,建航母,儼然要超俄趕美,俄羅斯顯然要戒備;再次,北京盯著西伯利亞的能源,又用大量非法移民滲透,對俄羅斯造成重大威脅;還有,溫家寶訪日在即,俄羅斯知道日本要與北京爭俄羅斯的能源,何不再把價位往上拉升?
 
中俄之間,歷史上就缺少互信,更多的是領土的恩怨。因為美國,雙方要攜手。如今,美國陷在伊拉克的戰爭泥沼當中,布希的聲望和美國的國際形象也大幅下降,再加上進入選舉年,美國的「霸權主義」將會進入階段性的低潮,這就降低了中俄聯手抗美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這就決定了胡錦濤的訪俄,不可能帶來令世界眼前1亮的「新衝擊」。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