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法新社報導,吉隆坡媒體日前引述馬來西亞總理阿都拉的話說,大馬為因應水資源不足問題,正研擬新的法規。要求一般住戶和大廈採取蒐集雨水再用,珍惜水量、充分發揮能源效能。當茲1年1度的「世界水資源日」甫過,解決缺水問題成為普世面對主題的時際。馬國的行動,積極回應了國際的呼籲,為緩解用水壓力籌謀,是1個非常值得仿效的實例。希望大馬的節水新法能早日出台,替百姓謀福利,做各地應時制宜、應地制宜的重要參考。
根據聯合國發表的研究報告,全世界目前有10億以上人口沒有辦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而且每年平均有超過500萬人死於因飲水所引發的疾病,竟是地球村因戰爭死傷人數的10倍。照科學家所提警告,如果人類仍然以現在的方式、速度消耗水資源,到2025年時,水資源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再加上人口繼續增長,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負面影響急遽惡化,將來人類社會究竟怎樣才得以生存、環境會如何折磨生靈,真是1個不堪想像的場面。
莫以為前述種種還遙不可及,多重的生態可能也會出現轉折。但危機就是危機,缺水1天比1天嚴重也是事實,千萬不宜存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或採取鴕鳥的方式混下去。除了國際上的研究報告,馬來西亞上周所召集的「務實水資源會議」,也提出了當地的水文紀錄,並據以推估2000到2050年的需水量將增長63%。相關調查分析雖然冠以「務實」之名,基本數據也稱完整,但馬來西亞近年經濟成長快速,新建立的科學園區開發高新科技產業,用水量頗大,是否已納入相關估算項目還不得而知。所以大馬當局積極展開用水規畫,有其非常必要,而東盟成員國面臨的水資源問題,和大馬也相彷彿,隨大馬之後投入解決缺水困擾,此當其時。
舉世承受著水供應正在下降,但水需求正大幅成長的壓力,各方研擬的應對策略,當也在分頭展開。聯合國方面所進行的處理水資源通案,目的在協助開發中國家解決問題。其主要精神在於將水資源管理做得更好,具體辦法則是由科學家制定公式,引導建立合適的水資源使用政策,再由各地水利工作人員調整實行。相關水資源處理通則雖還在研擬階段,但所依據的基本理論,並不難理解。也許不同地區、不同環境,工作人員秉持積極態度,就能有所突破,可以變成解決缺水問題的先驅。
聯合國機構提出改善管理水資源的辦法,是照著水循環的概要,使水利工程人員精確找出地下含水層、節省供水、控制汙染。也就是充分注意到水的蒸發、下雨、流失、滲透,適當回收加以再生利用。而馬來西亞當局這番制定蒐集淡水法規,基本內容雖還未公布,但所透露的重點,如多次利用洗滌水、回收雨水、探測地下水、防杜工業汙染水資源等。則和聯合國機構所提改善管理水資源的基本資源是相符的,更具體說,大馬制定管理水資源法規,掌握到正確的方向和精神,是值得期待的。
近年來,環境保護工作受到人謀不臧的影響,漏洞百出,以致許多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的現象。如氣候反常造成旱澇失衡,種種汙染破壞了水資源的供應等,造成了愈來愈多的「環境難民」,問題1步1步接近世人的生活,但卻沒有適當的對策出現。無數「有心人」縱心急如焚,竟不知如何是好,而且隨著時間發展,問題的嚴重性與日俱增。馬來西亞當局緊接在世界水資源日過後提出處理水資源的新法規,雖然在制定過程還可能經過反覆辯難的步驟,果能付諸實施,更有執行是不是普遍徹底等問題。但畢竟「打鐵趁熱」,給予關心生存環境者1個新希望。
根據聯合國發表的研究報告,全世界目前有10億以上人口沒有辦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而且每年平均有超過500萬人死於因飲水所引發的疾病,竟是地球村因戰爭死傷人數的10倍。照科學家所提警告,如果人類仍然以現在的方式、速度消耗水資源,到2025年時,水資源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再加上人口繼續增長,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負面影響急遽惡化,將來人類社會究竟怎樣才得以生存、環境會如何折磨生靈,真是1個不堪想像的場面。
莫以為前述種種還遙不可及,多重的生態可能也會出現轉折。但危機就是危機,缺水1天比1天嚴重也是事實,千萬不宜存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或採取鴕鳥的方式混下去。除了國際上的研究報告,馬來西亞上周所召集的「務實水資源會議」,也提出了當地的水文紀錄,並據以推估2000到2050年的需水量將增長63%。相關調查分析雖然冠以「務實」之名,基本數據也稱完整,但馬來西亞近年經濟成長快速,新建立的科學園區開發高新科技產業,用水量頗大,是否已納入相關估算項目還不得而知。所以大馬當局積極展開用水規畫,有其非常必要,而東盟成員國面臨的水資源問題,和大馬也相彷彿,隨大馬之後投入解決缺水困擾,此當其時。
舉世承受著水供應正在下降,但水需求正大幅成長的壓力,各方研擬的應對策略,當也在分頭展開。聯合國方面所進行的處理水資源通案,目的在協助開發中國家解決問題。其主要精神在於將水資源管理做得更好,具體辦法則是由科學家制定公式,引導建立合適的水資源使用政策,再由各地水利工作人員調整實行。相關水資源處理通則雖還在研擬階段,但所依據的基本理論,並不難理解。也許不同地區、不同環境,工作人員秉持積極態度,就能有所突破,可以變成解決缺水問題的先驅。
聯合國機構提出改善管理水資源的辦法,是照著水循環的概要,使水利工程人員精確找出地下含水層、節省供水、控制汙染。也就是充分注意到水的蒸發、下雨、流失、滲透,適當回收加以再生利用。而馬來西亞當局這番制定蒐集淡水法規,基本內容雖還未公布,但所透露的重點,如多次利用洗滌水、回收雨水、探測地下水、防杜工業汙染水資源等。則和聯合國機構所提改善管理水資源的基本資源是相符的,更具體說,大馬制定管理水資源法規,掌握到正確的方向和精神,是值得期待的。
近年來,環境保護工作受到人謀不臧的影響,漏洞百出,以致許多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的現象。如氣候反常造成旱澇失衡,種種汙染破壞了水資源的供應等,造成了愈來愈多的「環境難民」,問題1步1步接近世人的生活,但卻沒有適當的對策出現。無數「有心人」縱心急如焚,竟不知如何是好,而且隨著時間發展,問題的嚴重性與日俱增。馬來西亞當局緊接在世界水資源日過後提出處理水資源的新法規,雖然在制定過程還可能經過反覆辯難的步驟,果能付諸實施,更有執行是不是普遍徹底等問題。但畢竟「打鐵趁熱」,給予關心生存環境者1個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