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日內瓦12日電】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2006年全球進出口統計,2006下半年中國大陸出口總額首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僅次於德國,但全年統計仍為第三。但若照目前的成長速度,大陸今年可望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並於2008年晉升全球首位。受惠於日本與歐洲成長力道超乎預期,2006年全球貿易成長8%,高於WTO預期的7%,是2000年以來次佳表現。
據WTO統計,去年中國大陸出口成長達27%,超過所有其他主要貿易國,達9,690億美元;進口成長20%至7,920億美元。
WTO指出,中國大陸進口成長速度「超過全球貿易的增幅,但依然落後出口成長。」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國際油價下跌是部分原因。WTO通常避免將任何現象歸因於能源或貨幣價值。
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占全球出口的比率已成長一倍以上至8%,但不包括香港製造商行銷海外的產品,因為香港在1995年還接受英國統治時,就以獨立會員身分加入WTO。
WTO在報告中說:「中國的商品貿易擴張力道依然很強。辦公與電信設備仍為中國出口成長的主力,但不論是服裝等『傳統』出口商品與鋼鐵等『新』產品,在2006年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都出現大幅成長。」
美國雖然貿易逆差龐大,去年出口成長卻達到14%以上,創下十年來最佳表現。若經過物價調整,美國出口擴張速度不僅高於全球貿易成長,也超過進口成長速度。
據WTO統計,去年中國大陸出口成長達27%,超過所有其他主要貿易國,達9,690億美元;進口成長20%至7,920億美元。
WTO指出,中國大陸進口成長速度「超過全球貿易的增幅,但依然落後出口成長。」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國際油價下跌是部分原因。WTO通常避免將任何現象歸因於能源或貨幣價值。
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占全球出口的比率已成長一倍以上至8%,但不包括香港製造商行銷海外的產品,因為香港在1995年還接受英國統治時,就以獨立會員身分加入WTO。
WTO在報告中說:「中國的商品貿易擴張力道依然很強。辦公與電信設備仍為中國出口成長的主力,但不論是服裝等『傳統』出口商品與鋼鐵等『新』產品,在2006年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都出現大幅成長。」
美國雖然貿易逆差龐大,去年出口成長卻達到14%以上,創下十年來最佳表現。若經過物價調整,美國出口擴張速度不僅高於全球貿易成長,也超過進口成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