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23日外電報導】俄國前總統葉爾欽23日病逝,享年76歲。葉爾欽是促成蘇聯最終解體並把俄國推向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的關鍵人物,也是蘇聯解體後第一位俄國領袖。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史莫諾夫證實葉爾欽的死訊,但未說明死因及其他細節。國際傳真新聞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有心臟病史的葉爾欽死於心臟衰竭。
曾與葉爾欽為敵的前蘇聯末代總統戈巴契夫表示哀悼。他說:「本人謹此致哀。他(葉爾欽)曾經領導國家開創光明前途,亦曾鑄下大錯。」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強德洛表示:「葉爾欽是俄國出現巨大變革與挑戰時期的歷史性人物。」
葉爾欽是促成前蘇聯最終瓦解的總設計師,並領導俄國擁抱民主政治及市場經濟,是第一位民選的俄國總統,然而許多俄國人仍然記得,俄國在他領導下迅速式微。
葉爾欽極具爭議性,在共黨獨大時期,因為矢言對抗貪瀆而聲望竄升,卻在主政9年期間,無力或不願意阻止國家財產迅速落入私人手中。他堅決捍衛新聞自由,卻又擅長操縱媒體,主政期間不斷攬權,卻在1999年底的新年演說中,戲劇化地交出全部權力。
葉爾欽1931年生於烏拉山葉卡特林堡附近的農家,及長成為建築工程師,加入蘇共後展開政治生涯,1991年當選首屆俄國民選總統,同年8月號召民主人士對抗部分將領與共黨官僚密謀的政變,並親自站在一輛戰車上,12月25日主導前蘇聯的和平解體,聲望達於極點。
葉爾欽1996年尋求連任時,因為可能敗在1名共黨挑戰者的手下而不敢大意,在選戰進入倒數最後幾星期時勤於跑步鍛鍊。這次考驗使原本病態流露無遺的葉爾欽脫胎換骨。然而葉爾欽並不是貫徹始終的改革者,對日常政務不夠投入,而且經常諉過於部屬。
葉爾欽曾以團結全國為由,以武力解決政爭,以致個人累積的民主形象毀於一旦。1993年10月,他出動戰車及部隊驅散占領國會大廈的強硬群眾,翌年12月揮師掃蕩車臣的分離主義游擊隊,結果造成數萬人死亡,並埋下俄軍1996年年底倉皇撤離的伏筆。這場戰事並未解決任何問題;1999年秋,戰火復熾。
主政後期的葉爾欽舊疾纏身,似乎經常無法掌握最新狀況。他定期前往莫斯科郊區的鄉間宅邸休養,經常離開克宮數日,一度長達數星期。國家面對接踵而至的危機時,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葉爾欽卻越來越難見人影。
出任總統之初的葉爾欽迭有驚人之作。他奠定民主的基礎,保障言論自由與私人財產,確立多黨選舉制,開放對外貿易及旅遊,推動自由市場改革,造就民間企業,並開放外資。在外交方面,他保障前蘇聯衛星國的獨立地位,督責裁軍,並與西方領袖培養良好關係。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史莫諾夫證實葉爾欽的死訊,但未說明死因及其他細節。國際傳真新聞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有心臟病史的葉爾欽死於心臟衰竭。
曾與葉爾欽為敵的前蘇聯末代總統戈巴契夫表示哀悼。他說:「本人謹此致哀。他(葉爾欽)曾經領導國家開創光明前途,亦曾鑄下大錯。」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強德洛表示:「葉爾欽是俄國出現巨大變革與挑戰時期的歷史性人物。」
葉爾欽是促成前蘇聯最終瓦解的總設計師,並領導俄國擁抱民主政治及市場經濟,是第一位民選的俄國總統,然而許多俄國人仍然記得,俄國在他領導下迅速式微。
葉爾欽極具爭議性,在共黨獨大時期,因為矢言對抗貪瀆而聲望竄升,卻在主政9年期間,無力或不願意阻止國家財產迅速落入私人手中。他堅決捍衛新聞自由,卻又擅長操縱媒體,主政期間不斷攬權,卻在1999年底的新年演說中,戲劇化地交出全部權力。
葉爾欽1931年生於烏拉山葉卡特林堡附近的農家,及長成為建築工程師,加入蘇共後展開政治生涯,1991年當選首屆俄國民選總統,同年8月號召民主人士對抗部分將領與共黨官僚密謀的政變,並親自站在一輛戰車上,12月25日主導前蘇聯的和平解體,聲望達於極點。
葉爾欽1996年尋求連任時,因為可能敗在1名共黨挑戰者的手下而不敢大意,在選戰進入倒數最後幾星期時勤於跑步鍛鍊。這次考驗使原本病態流露無遺的葉爾欽脫胎換骨。然而葉爾欽並不是貫徹始終的改革者,對日常政務不夠投入,而且經常諉過於部屬。
葉爾欽曾以團結全國為由,以武力解決政爭,以致個人累積的民主形象毀於一旦。1993年10月,他出動戰車及部隊驅散占領國會大廈的強硬群眾,翌年12月揮師掃蕩車臣的分離主義游擊隊,結果造成數萬人死亡,並埋下俄軍1996年年底倉皇撤離的伏筆。這場戰事並未解決任何問題;1999年秋,戰火復熾。
主政後期的葉爾欽舊疾纏身,似乎經常無法掌握最新狀況。他定期前往莫斯科郊區的鄉間宅邸休養,經常離開克宮數日,一度長達數星期。國家面對接踵而至的危機時,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葉爾欽卻越來越難見人影。
出任總統之初的葉爾欽迭有驚人之作。他奠定民主的基礎,保障言論自由與私人財產,確立多黨選舉制,開放對外貿易及旅遊,推動自由市場改革,造就民間企業,並開放外資。在外交方面,他保障前蘇聯衛星國的獨立地位,督責裁軍,並與西方領袖培養良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