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在今天這個缺乏英雄的時代,1個昔日的英雄離去,自然會帶動起全球的哀思與惆悵,因為它帶走的不但是1個傳奇般的生命,也是那段叱吒風雲的輝煌歷史,也因此,人們藉著對英雄的追念,也對那個逝去的時代致送最後的敬禮。這就是俄羅斯「民主之父」,前總統葉爾欽因病逝世後的真實寫照。雖然說歷史學家對葉爾欽的歷史功過,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但是,誰也不會否認,葉爾欽在變革的歷史中崛起,也以堅強的信念和行動改變了俄羅斯的歷史,進而改變了世界的歷史。
從葉爾欽嗜好喝烈酒,尤其是伏特加的個性來看,他是1個典型的俄羅斯英雄,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卻能真正跳脫出浸透在歷史上幾乎每個俄羅斯政治強人血液中,那種與生俱來的沙皇式俄羅斯封建獨裁者的傳統羈絆,親手給蘇聯帝國送終;同時,作為1個在殘酷專制的史達林主義的社會中爬上高位的領袖,葉爾欽卻能以無比的勇氣,罕見的決心,終結共產極權主義,這絕非是一般西方領袖所能比擬的。如果說,當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學生空手赤拳阻擋坦克的行進,寫下了普通民眾要求民主的歷史篇章;那麼,葉爾欽在莫斯科國會大廈外奮力躍上戰車,呼籲民眾挫敗共產黨保守派發動政變,更是寫下了共產體制轉型過程中絕無僅有的改革派領袖風範。
最令人感慨的是,在俄羅斯政治改革的過程中,哥巴徹夫以新思維打開了史達林專制主義的缺口,給俄羅斯僵硬的社會吹入一股新風,開創了1個嶄新的環境;不僅如此,哥巴徹夫還慧眼識英雄,將葉爾欽提拔到首都擔當重任;但是,葉爾欽的激進改革,也使哥巴徹夫遭遇保守派的殊死抵抗,葉爾欽被革職,導致其脫離蘇共,轉而依靠民意,進入議會,推動改革。在哥巴徹夫被蘇共保守派軟禁的歷史關口,葉爾欽領導民眾抵抗,挫敗政變陰謀,並站在政治道德的制高點上,迫使「恩師」哥巴徹夫下台,由此開創俄羅斯歷史的新時代。哥巴徹夫與葉爾欽的政治糾葛與恩怨,堪稱是當今世界政治史上難得一見的「傳奇」,但他們改變冷戰時代的歷史功績卻一樣偉大。在政治的角力中,葉爾欽是贏家,但在人生的壽數上,卻輪到哥巴徹夫給葉爾欽「蓋棺論定」,這也算是某種「另類的」歷史公平吧。平心而論,哥巴徹夫認為葉爾欽對俄羅斯和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貢獻,但也犯下重大錯誤,也是公評。
人們常常喜歡把俄羅斯和中國兩個共產國家的改革作比較,如果我們把哥巴徹夫與鄧小平相比較,把胡耀邦、趙紫陽與葉爾欽相比較,那麼,結論就是,哥巴徹夫在蘇共內尤其是軍中的資歷遠遜於鄧小平,因此無法遏制住極端保守派的反撲,終被軟禁,之後也擋不住激進改革派葉爾欽的「逼宮」,最後含恨下台,改革不得善終;同樣,胡耀邦、趙紫陽雖然在政治改革上比鄧小平激進,其能力也不遜於葉爾欽,但卻沒有葉爾欽與專制主義決裂的勇氣,也沒有當機立斷的魄力,再加上鄧胡趙不像哥葉是同時代人,胡趙難以挑戰,因此改革也只能中途夭折,含恨終身。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今天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和國際輿論,都認為北京先經濟改革的模式,優越於俄羅斯的先民主化的改革模式,中國的經濟騰飛已經對美國超強形成不可輕視的嚴重挑戰,而冷戰時期可以和美國對峙的俄羅斯,因為政局不穩,經濟殘敗,已經淪為2流大國。事實上,葉爾欽後期的統治,以及讓普亭接棒,都有向北京模式靠攏的傾向。哥巴徹夫至今認為,葉爾欽讓蘇聯解體的決定,是輕率錯誤的。當然,對已經逝去的葉爾欽來說,過去的歷史已經無法更改,他在位時期的不少出格行為,還被譏諷為「病夫治國」,但是,他對世界歷史改變的貢獻已經「蓋棺論定」,而他對俄羅斯改革的功過,雖然有著兩極評價,不過必須看到,哥巴徹夫推動並由葉爾欽定大局的蘇俄改革,仍然在變化發展中,未來的結果必將影響今天的評價。
從葉爾欽嗜好喝烈酒,尤其是伏特加的個性來看,他是1個典型的俄羅斯英雄,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卻能真正跳脫出浸透在歷史上幾乎每個俄羅斯政治強人血液中,那種與生俱來的沙皇式俄羅斯封建獨裁者的傳統羈絆,親手給蘇聯帝國送終;同時,作為1個在殘酷專制的史達林主義的社會中爬上高位的領袖,葉爾欽卻能以無比的勇氣,罕見的決心,終結共產極權主義,這絕非是一般西方領袖所能比擬的。如果說,當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學生空手赤拳阻擋坦克的行進,寫下了普通民眾要求民主的歷史篇章;那麼,葉爾欽在莫斯科國會大廈外奮力躍上戰車,呼籲民眾挫敗共產黨保守派發動政變,更是寫下了共產體制轉型過程中絕無僅有的改革派領袖風範。
最令人感慨的是,在俄羅斯政治改革的過程中,哥巴徹夫以新思維打開了史達林專制主義的缺口,給俄羅斯僵硬的社會吹入一股新風,開創了1個嶄新的環境;不僅如此,哥巴徹夫還慧眼識英雄,將葉爾欽提拔到首都擔當重任;但是,葉爾欽的激進改革,也使哥巴徹夫遭遇保守派的殊死抵抗,葉爾欽被革職,導致其脫離蘇共,轉而依靠民意,進入議會,推動改革。在哥巴徹夫被蘇共保守派軟禁的歷史關口,葉爾欽領導民眾抵抗,挫敗政變陰謀,並站在政治道德的制高點上,迫使「恩師」哥巴徹夫下台,由此開創俄羅斯歷史的新時代。哥巴徹夫與葉爾欽的政治糾葛與恩怨,堪稱是當今世界政治史上難得一見的「傳奇」,但他們改變冷戰時代的歷史功績卻一樣偉大。在政治的角力中,葉爾欽是贏家,但在人生的壽數上,卻輪到哥巴徹夫給葉爾欽「蓋棺論定」,這也算是某種「另類的」歷史公平吧。平心而論,哥巴徹夫認為葉爾欽對俄羅斯和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貢獻,但也犯下重大錯誤,也是公評。
人們常常喜歡把俄羅斯和中國兩個共產國家的改革作比較,如果我們把哥巴徹夫與鄧小平相比較,把胡耀邦、趙紫陽與葉爾欽相比較,那麼,結論就是,哥巴徹夫在蘇共內尤其是軍中的資歷遠遜於鄧小平,因此無法遏制住極端保守派的反撲,終被軟禁,之後也擋不住激進改革派葉爾欽的「逼宮」,最後含恨下台,改革不得善終;同樣,胡耀邦、趙紫陽雖然在政治改革上比鄧小平激進,其能力也不遜於葉爾欽,但卻沒有葉爾欽與專制主義決裂的勇氣,也沒有當機立斷的魄力,再加上鄧胡趙不像哥葉是同時代人,胡趙難以挑戰,因此改革也只能中途夭折,含恨終身。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今天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和國際輿論,都認為北京先經濟改革的模式,優越於俄羅斯的先民主化的改革模式,中國的經濟騰飛已經對美國超強形成不可輕視的嚴重挑戰,而冷戰時期可以和美國對峙的俄羅斯,因為政局不穩,經濟殘敗,已經淪為2流大國。事實上,葉爾欽後期的統治,以及讓普亭接棒,都有向北京模式靠攏的傾向。哥巴徹夫至今認為,葉爾欽讓蘇聯解體的決定,是輕率錯誤的。當然,對已經逝去的葉爾欽來說,過去的歷史已經無法更改,他在位時期的不少出格行為,還被譏諷為「病夫治國」,但是,他對世界歷史改變的貢獻已經「蓋棺論定」,而他對俄羅斯改革的功過,雖然有著兩極評價,不過必須看到,哥巴徹夫推動並由葉爾欽定大局的蘇俄改革,仍然在變化發展中,未來的結果必將影響今天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