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100萬人反對政教合一的意義

2007-05-05 11:29:2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4月29日有100萬民眾參加示威,為的是反對伊斯蘭教統治。
 
土耳其民眾大多數擁護「世俗化」,即主張政教分離,過世俗化的現代生活,不喜歡讓某些人假宗教之名,對民眾進行束縛的那種統治。這次之所以發生群眾示威運動,主要因為執政黨推出伊斯蘭色彩濃厚的候選人競選總統,民眾恐怕因此帶來走向伊斯蘭統治的政策路線,因此群起示威反對。
 
土耳其民眾能夠明顯表現其反對宗教統治的立場,主要因有軍隊的支持。而軍隊能夠用槍桿子「堅決捍衛世俗化」,反對宗教統治,由於軍方深受1923年革命領袖凱末爾的影響,決心依循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主張維持不變,使這個穆斯林人口佔大宗的國家建設成為政教分離的現代化國家;在這種主張下,土耳其推行了婦女解放運動,婦女們不必像其他穆斯林國家一樣裹頭包面,並引進西方服裝、法規與字母系統,同時廢除許多伊斯蘭傳統。
 
凱末爾給土耳其軍隊留下良好的傳統,使軍隊能一直守護這些現代原則。曾3次發動政變,要求親伊斯蘭教的民選政府下台。10年前,軍方曾為迫使崇尚伊斯蘭教義的總理辭職下台,把戰車開上街頭。如今,又因執政的正義發展黨派出思想保守的古爾為總統候選人,深恐他若當選,會危及土耳其民主和政教分離的立國精神,故由軍隊領導,民眾支持,發動了這次示威運動。
 
政變或軍隊行動,當然含有強制性力量,有違民主原則,但在民主走錯路的情況下,例如這次土耳其的民主選舉,有可能讓親宗教人士利用,而以民主為名,達成其政教合一的目的,這時槍桿子及時而出,擊潰政教合一的政治企圖,使國家繼續走在世俗化、現代化的道路上,這樣的政變,對國家及民生皆有利無害。所以人們在看待某些政變行為時,也不可一概而論,主要看其行動的目的、立場,以及軍隊是否在行動中變質,變成為私人利益服務的勢力。土耳其軍隊如能永遠忠於國父凱末爾的政治精神,其行動於國於民皆有利!
 
政教合一是1種異常落後的體制,中世紀的歐洲,整個歐洲都在教皇的控制之下,當時任何地方要建國或國王登位,皆要聽命於教廷,結果各國的宮庭,1國之內,國與國間,陰謀詭計多端,為了討好教皇,互相爭鬥殘殺不已。法國大作家大仲馬的「3劍客」,寫的就是宮庭與教廷間互相勾結、利用的故事,當時的歐洲稱為「黑暗時代」。到後來英國新教興起,不再聽教廷指揮,社會生活不太受宗教教條的束縛,這時人才輩出,開始了「文藝復興」時代。所以,用宗教限制人的思想和行動,把政教合一,使教主有政策執行權,那是與社會進步背道而馳的體制。土耳其人會反對這種體制,說明土耳其人頭腦清醒,也因為他們有1個人人崇拜的思想現代化國父凱末爾之故。
 
伊朗民眾沒有1個英明國父凱末爾,只有1個他們所憎恨的國王巴勒維,結果他們便誤信了流亡在法國的宗教領袖柯麥尼,天天示威鬧事,要巴勒維下台。在美國當時總統卡特勸告下,巴勒維沒有發動軍隊,出亡國外,柯麥尼回到伊朗,把伊朗改成政教合一國家,從此伊朗人苦了。固然,伊朗人目前還不致挨餓,他們有豐富的石油。但繼任人哈米尼的政策,在國際上樹立了許多敵人,決心要發展核武。萬一伊朗真跟美國打了起來,遭殃的是伊朗人民,那是可以肯定的。伊朗人民何辜,要替大主教去受這罪?
 
穆斯林中的許多恐怖組織,都是努力要達成政教合一的,但成功的卻很少,只有1個伊朗,此外,就只有神學士組織,曾一度在阿富汗成立政權。
 
幸而大多教穆斯林國家民眾明白政教合一不是社會進步之道,且為害甚大,大加反對,所以恐怖主義直到現在仍然一籌莫展。否則,它們早已席捲整個世界了。
 
土耳其的例子,更清楚地顯示大多數穆斯林的思維,他們不會跟著恐怖主義迷失,他們認清他們要的是什麼,反對的是什麼。也即是說,恐怖主義不可能在穆斯林中無限量擴大,以致最後給人類社會帶來無可挽救的災難!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