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為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並紓解香港、深圳往來口岸的人潮壓力,北京與香港決定今年7月1日開通兩處深港新口岸,一處位在深圳西部的深圳灣口岸,一處是深圳中部的福田口岸。兩處口岸啟用後將分別取代既有的皇崗與羅湖,成為大陸最大的通商口岸和客運口岸。
深圳灣口岸(又稱深港西部通道)由一條長5,500多公尺的深圳灣大橋銜接香港與深圳,香港端在元朗區的鰲磡石,深圳端在蛇口東角頭。大橋自2004年1月動工,今年4月完工,耗資近10億港元。為減輕橋身對海流的影響,以及避免直線車速過快,大橋走線以「S」形設計。此外,大橋外觀優美,共12對斜拉索,且呈不對稱布置,是中國唯一傾斜的獨塔單索面橋。
深圳灣口岸的聯檢大樓位在深圳境內,是首度採用「一地兩檢」的模式,今後通關旅客,只需在聯檢大樓內檢查一次證件即可過關,不必在香港境內再檢查一次,有別於現在皇崗口岸的作法,大大方便旅客通關,不必上上下下,折騰兩次。深圳灣口岸設計日處理5萬8,000輛通關汽車,比現有的皇崗口岸多4倍,將是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
另一個新的口岸─福田口岸位在皇崗(香港這邊稱落馬洲)旁邊,是人員通行口岸(類似羅湖)。這處口岸通道由深圳地鐵四號線與香港地鐵落馬洲支線連接起來,預計2009年全面對接(香港落馬洲地鐵今年先完工通車),成為唯一連接深圳香港兩地的地鐵通道,將來旅客只要站在人行扶手電梯上,不用移動即可過境深港。
深圳灣口岸(又稱深港西部通道)由一條長5,500多公尺的深圳灣大橋銜接香港與深圳,香港端在元朗區的鰲磡石,深圳端在蛇口東角頭。大橋自2004年1月動工,今年4月完工,耗資近10億港元。為減輕橋身對海流的影響,以及避免直線車速過快,大橋走線以「S」形設計。此外,大橋外觀優美,共12對斜拉索,且呈不對稱布置,是中國唯一傾斜的獨塔單索面橋。
深圳灣口岸的聯檢大樓位在深圳境內,是首度採用「一地兩檢」的模式,今後通關旅客,只需在聯檢大樓內檢查一次證件即可過關,不必在香港境內再檢查一次,有別於現在皇崗口岸的作法,大大方便旅客通關,不必上上下下,折騰兩次。深圳灣口岸設計日處理5萬8,000輛通關汽車,比現有的皇崗口岸多4倍,將是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
另一個新的口岸─福田口岸位在皇崗(香港這邊稱落馬洲)旁邊,是人員通行口岸(類似羅湖)。這處口岸通道由深圳地鐵四號線與香港地鐵落馬洲支線連接起來,預計2009年全面對接(香港落馬洲地鐵今年先完工通車),成為唯一連接深圳香港兩地的地鐵通道,將來旅客只要站在人行扶手電梯上,不用移動即可過境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