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謝贏蘇敗陳輸看民進黨初選裂變

2007-05-08 11:12:25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民進黨總統初選黨員投票結果揭曉,行政院長蘇貞昌輸給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蘇在得知結果後已宣布退選,謝可望代表民進黨競選2008年總統。
 
謝長廷獲勝的原因很多,但陳水扁無疑是造成蘇貞昌落敗的核心因素。2000年李登輝拖垮了連戰,如今陳水扁則拖垮了蘇貞昌。其實,無人不知,此次初選不啻是要黨員在謝長廷與扁蘇之間作1選擇。而謝長廷居然勝過扁蘇與7縣市長的聯盟,可見民進黨內的不平之氣,與民進黨內的人心思變。
 
民進黨6日初選黨員投票的結果所代表的意義,情勢發展至此,或許可以顯示1種想像:民進黨內自陳水扁貪腐弊案爆發以來的主流思想,其實是:「為了救黨,才要救扁!」然而,陳水扁在獲救後竟仍想繼續挾持民進黨;因而,此次初選多數黨員寧可挺弊案纏身、爭議不斷的謝長廷,也要斷然擺脫陳水扁的操弄與挾持。倘非如此,不能解釋為何多數選票棄陳水扁而去。
 
綠營有人認為,蘇貞昌落敗是受新潮流之累,欲藉此開脫陳水扁的責任。但即使有新潮流的因素,亦因為扁蘇與新潮流於初選結盟所致。只要看蘇貞昌在陳水扁故鄉台南縣市大敗,已可一葉知秋。謝長廷不是陳水扁所選擇與支持的接班人,而謝長廷自始即與扁維持相當的距離;這正是謝長廷自創品牌的契機,亦是民進黨真正開創「後扁時代」的空間。
 
6日的選舉,55%的投票率,較原先預期為低,顯示刀光血影的競爭廝殺,影響了黨員投票的意願。更值得注意的是,候選人在投票所前各自擺攤發證,「投票部隊」毫不避諱地團進團出,也將民進黨「人頭黨員」充斥的問題赤裸裸暴露在陽光下。然而,這些人頭黨員在此次初選中竟然演出了奇妙的「分離投票」。
 
在全台灣選區的總統初選部分,黨員的自主意識發揮了作用,這使得「謝上蘇下」,亦對民進黨的路線與體質皆有重大影響;但在地方選區的立委選舉中,同一批選民竟又回復到「人頭黨員」的角色,使金牛型人物遙遙領先,理念型人物黯然失色,選舉結果只是表達了「人頭黨員」的忠貞,對民進黨的體質改善與路線釐清,並無幫助。
 
人頭黨員充斥,是民進黨的先天不良;黨中央不思設法導正,反而設計出這套畸形的初選制度,愈發使之惡化。試想,在若干選區中,有些候選人只要掌握數百張人頭黨員票即可勝出,然後順利獲得「排藍民調」的護送;這樣的制度不啻是在進行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淘汰。
 
「人頭黨員」選立委,「自主黨員」選總統;其間透露出自相矛盾的弔詭。倘若黨員不具改革精神,不可能棄扁蘇而選謝長廷;但是,包括林濁水、蕭美琴、李文忠、鄭運鵬、林樹山等被貼上「11寇」罪名的黨內改革派,卻在這次黨員投票均吊車尾。這不能說「黨員」只在總統初選中才有改革精神,而是「人頭」被立委選舉挾持所致。
 
這不只是1場民進黨的「初選」,更是1場廝殺慘烈的民進黨「內戰」。陳水扁原本可以維持中立,也可以公開支持蘇貞昌;但陳水扁卻謊稱中立,實際上則挺蘇。因此,蘇貞昌攻擊謝長廷之不擇手段,勢必被基層黨員視為陳水扁所包庇縱容。陳水扁以對付泛藍陣營的殘忍手法,與蘇貞昌用來鬥爭黨內同志謝長廷;這使扁蘇同盟遭到反彈,亦使謝長廷獲得了同情與支持。
 
陳水扁與7縣市長挺蘇,匯集了一切權力與資源,卻被自稱「最沒有資源」的謝長廷擊敗。這是基層擊倒高層,也是民意擊倒上意。民進黨的高層因此分裂,民進黨的基層卻透露出重生再造的期待。但是,「自主黨員選總統,人頭黨員選立委」的矛盾弔詭,亦將使民進黨陷於錯亂。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