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交通當局日前透露,國際勞動節期間,是3大長假之1,預估各地民眾有3.74億人次將返鄉或出遊,形成運輸高峰。無論國內國際旅遊路線都告大幅成長,除了各地景點爆滿遊客,公私旅行社推出的產品,也是團團無虛席。近年觀光蔚成風氣,加上經貿蓬勃開展使國民趨於小康,已普遍具有出遊的能力,於是1年3次長假便變為「黃金周」,到處都感染得到歡樂的氣氛。而中國旅遊大軍出沒,既為「旅遊經濟」充實內容、奠立堅實基礎,更是帶動與旅遊有關產業蓬勃發展的動力。國際相關方面應該借力使力,共同將旅遊市場經營得又大又好,使觀光事業世世代世繁榮昌盛。
在經濟發展暢順支持下,中國旅遊實力一如國際組織所預估,年年都有以兩位數字增加的機會。而每年的3次長假「黃金周」,便成為衡量旅客來來往往的重要指標,從數據找到民眾出遊的方向。據中國「中青旅」說,該社今年5.1假期推出多種國際觀光團,居然團團爆滿,像是「8天法國深度旅遊」、「馬爾地夫」、「塞班島」等新開放的路線。以及口碑不錯的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國相關景點,早在4月下旬就告客滿。臨時敲定的韓國濟州島行程,3天就賣光,由「黃金周」的國際景點訂位盛況,直接證明中國旅客興趣多元,選擇對象廣泛。有了這股實力投入,對國際旅遊事業就是巨大的支持力量,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有成對國際市場的另類回饋。
隨著中國當局逐年開放中國民眾到境外旅遊,不僅地區從亞洲擴展到歐洲、美洲,景點也從最初14處增加到2006年的81處。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經濟條件改善,國際已以1座「觀光新金礦」來看待這項客源。憑藉著全世界最龐大的觀光客群做後盾,中國旅遊團所到之處,莫不備受各方重視。世界旅遊組織不久前公布了1項預估,中國未來15年將成為世界主要旅遊客源國,也是世界第1大旅遊目的地,每年將有1億民眾出國觀光。單是這1個天文數字,就讓全世界引頸期待,各國莫不使出混身解數迎迓中國客人。
國際旅遊事業提高規格迎賓,1方面是締造口碑,以吸引後續來客;另則是盼望已到訪的客群中有若干受「賓至如歸」的接待熱誠所感,成為旅遊事業所珍視的「回頭客」。而這些誘因,正是把國際旅遊市場做得更大、更好的基本條件。國際經營旅遊事業,以往幾乎全以主觀立場接待,鮮有為遊客生活習慣為考慮的。但近年招攬華客就多有例外了,以法國為例,為迎合源源而來的貴賓,法國的高檔連鎖飯店開始在自助早餐提供中式小菜稀飯。同時巴黎許多奢侈品專賣店,開始針對中國客人需求舉辦特賣會、增添中文譯員。當然,來客於體會環境氛圍禮儀多有不同後,也不乏懂得入境問俗的起碼道理,談話略為輕聲細語,動作也較在一般市場裏收歛一些。經由種種雙向交流,觀光大餅會逐漸更大、更好。
今年中國5.1黃金周,旅遊事業受到挫折的地方是香港,香港雖緊鄰中國,也曾在經貿一蹶不振期間,得到中國釋出遊客訪港紓解,度過難關。過去若干年,香港一直穩居中國民眾最大境外旅遊目的地,去年訪港旅客達2525萬人次,為香港帶來港幣1170億商機,其中大陸客人就有1358萬人次,是遊香港客源的主力。按理對這樣的「金礦」應多維護才是,無如香港方面長期未妥為尊重,竟將中國客人一直視為拿著大把現金消費的待宰肥羊,旅行團慘遭剝削的不公平待遇,已成常態。甚至在宰客負面報導發酵,各方紛予諷勸修正做法,全不予理睬,終而出現了遊港潮急凍的結果,誠是一大憾事。我們泰國是觀光事業蓬勃發展的地區,應該把握中國旅遊大軍的新苗頭,作出各種新安排,更是接受香港的負面教訓,提高觀光品質,也要將接待華人旅客的安排,做得又大又好。
在經濟發展暢順支持下,中國旅遊實力一如國際組織所預估,年年都有以兩位數字增加的機會。而每年的3次長假「黃金周」,便成為衡量旅客來來往往的重要指標,從數據找到民眾出遊的方向。據中國「中青旅」說,該社今年5.1假期推出多種國際觀光團,居然團團爆滿,像是「8天法國深度旅遊」、「馬爾地夫」、「塞班島」等新開放的路線。以及口碑不錯的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國相關景點,早在4月下旬就告客滿。臨時敲定的韓國濟州島行程,3天就賣光,由「黃金周」的國際景點訂位盛況,直接證明中國旅客興趣多元,選擇對象廣泛。有了這股實力投入,對國際旅遊事業就是巨大的支持力量,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有成對國際市場的另類回饋。
隨著中國當局逐年開放中國民眾到境外旅遊,不僅地區從亞洲擴展到歐洲、美洲,景點也從最初14處增加到2006年的81處。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經濟條件改善,國際已以1座「觀光新金礦」來看待這項客源。憑藉著全世界最龐大的觀光客群做後盾,中國旅遊團所到之處,莫不備受各方重視。世界旅遊組織不久前公布了1項預估,中國未來15年將成為世界主要旅遊客源國,也是世界第1大旅遊目的地,每年將有1億民眾出國觀光。單是這1個天文數字,就讓全世界引頸期待,各國莫不使出混身解數迎迓中國客人。
國際旅遊事業提高規格迎賓,1方面是締造口碑,以吸引後續來客;另則是盼望已到訪的客群中有若干受「賓至如歸」的接待熱誠所感,成為旅遊事業所珍視的「回頭客」。而這些誘因,正是把國際旅遊市場做得更大、更好的基本條件。國際經營旅遊事業,以往幾乎全以主觀立場接待,鮮有為遊客生活習慣為考慮的。但近年招攬華客就多有例外了,以法國為例,為迎合源源而來的貴賓,法國的高檔連鎖飯店開始在自助早餐提供中式小菜稀飯。同時巴黎許多奢侈品專賣店,開始針對中國客人需求舉辦特賣會、增添中文譯員。當然,來客於體會環境氛圍禮儀多有不同後,也不乏懂得入境問俗的起碼道理,談話略為輕聲細語,動作也較在一般市場裏收歛一些。經由種種雙向交流,觀光大餅會逐漸更大、更好。
今年中國5.1黃金周,旅遊事業受到挫折的地方是香港,香港雖緊鄰中國,也曾在經貿一蹶不振期間,得到中國釋出遊客訪港紓解,度過難關。過去若干年,香港一直穩居中國民眾最大境外旅遊目的地,去年訪港旅客達2525萬人次,為香港帶來港幣1170億商機,其中大陸客人就有1358萬人次,是遊香港客源的主力。按理對這樣的「金礦」應多維護才是,無如香港方面長期未妥為尊重,竟將中國客人一直視為拿著大把現金消費的待宰肥羊,旅行團慘遭剝削的不公平待遇,已成常態。甚至在宰客負面報導發酵,各方紛予諷勸修正做法,全不予理睬,終而出現了遊港潮急凍的結果,誠是一大憾事。我們泰國是觀光事業蓬勃發展的地區,應該把握中國旅遊大軍的新苗頭,作出各種新安排,更是接受香港的負面教訓,提高觀光品質,也要將接待華人旅客的安排,做得又大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