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隔離半個多世紀後,南北韓鐵路於17日試行通車營運,雙方列車對開,穿越非軍事區抵達對方管轄下的車站。雖然,這只是試行,到達指定的車站後,列車最後還是駛回原地,但卻是1次歷史性行動,可說是和解的象徵,也是和平的開始和希望!
這次南北韓鐵路通車試營運,南韓在京義線的汶山站,北韓在東海線的金剛山站分別舉行「南北鐵路連接區列車試營運」儀式,並同時啟動各有5節車廂的列車,分別開往27.3公里外的北韓開城站和25.5公里外的南韓豬津站。兩列火車到達對方車站時,均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兒童手捧鮮花迎接來自對方的列車員,場面溫馨感人,說明1個國家,同一民族,雖因政治原因久經分裂,但到底還是同文、同種、同血統的一家人。
火車對開通車是很普通的事,但在南北韓非軍事區通車卻是1件大事。這個非軍事區,也就是韓戰結束後大家所熟知的所謂「38°線」。韓戰經北韓、南韓、美國、中國和聯合國商定同意雙方停火、以北緯38°線為南北韓分界點,中間橫著4公里的非戰區,雙方人員皆不得攜帶武器進入非戰區,任何人違反此一規定,殺無赦。此一協議當年是在板門店達成,故板門店這個地名,也常掛在人們口上。而現在的南北韓列車試營運,便是打開繞滿鐵絲網的門,讓列車開進「38°線」非軍事區,經過著名的板門店。這是50多年前不可想像的事情,今天出現了。並且可以相信,隨著緩和局勢的發展,不會只有這1次試行通車,而且這只是開始,最後必可達成南北韓和平通車的目的。
南韓總統盧武鉉看過列車試營運的電視實況轉播後表示,這是耐心累積信賴關係的結果,將成為歷史再次向和平邁進的契機。
南韓建設交通部長官李庸燮說,他已與北韓鐵道相金勇三達成協議,南北韓鐵道專家將共同努力,以使南北韓鐵路提前正式通車。李庸燮強調,列車試營運只有歷史性、軍事性和政治性意義,經濟上意義不大。如果隨著南北韓鐵路開通,銜接西伯利亞橫斷鐵路(TSR)和中國橫斷鐵路(TCR),則將成為朝鮮半島再次騰飛的一大良機。
在中國主導「6方會談」的努力下,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正趨緩和。美國正千方百計幫助北韓順利取得被凍結的外匯存款,北韓也已答應在取得存款之後,即實踐其關閉寧邊核子設施的諾言。如果一切順利,不發生意外的話,和平將正式降臨朝鮮半島,使周圍國家都能放下心中1塊大石頭。
朝鮮原是1個民族,1個國家,緣於1894年爆發了東學道農民起義,清廷和日本都出兵干預,結果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之後,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慘遭亡國之痛。
2次大戰後,日本戰敗,流亡在美國的李承晚在美國支持下回韓國出任總統。另一方面,蘇聯培植的金日成共產黨武力也在北方成立共產政權,朝鮮再度分裂。而金日成又在史達林指使之下,拉中國下水打韓戰。史達林原答應以空軍支持金日成南侵,但結果是食言欺騙,中方沒有控空權,只能以人海戰術嚇退美國及聯合國軍隊,但死亡異常慘烈。最後以「38°線」為界,成立非戰區,在板門店簽訂停火協定,直到今天。正式的和約雖未簽訂,但仗是再也打不起來了。
這個世界,已沒有意識形態鬥爭,南北韓對立已無意義。這是1個競爭經濟發展的年代,誰能富國強民,誰就是勝者。南韓的富裕,與北韓的貧乏,如今已成強烈對比。北韓民眾每天成千上萬人設法逃亡外國,再從外國輾轉投奔南韓,為的是求富,最低限度是求溫飽,留在北韓,如果金正日政策不變,遲早只有餓死。
金正日應該對形勢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現在也只有放寬政策,一面設法從南韓及有關國家多得些好處,以免「官逼民反」,所以南北韓必將逐漸走近,不會越來越成為不共戴天的大仇人了。
這次南北韓鐵路通車試營運,南韓在京義線的汶山站,北韓在東海線的金剛山站分別舉行「南北鐵路連接區列車試營運」儀式,並同時啟動各有5節車廂的列車,分別開往27.3公里外的北韓開城站和25.5公里外的南韓豬津站。兩列火車到達對方車站時,均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兒童手捧鮮花迎接來自對方的列車員,場面溫馨感人,說明1個國家,同一民族,雖因政治原因久經分裂,但到底還是同文、同種、同血統的一家人。
火車對開通車是很普通的事,但在南北韓非軍事區通車卻是1件大事。這個非軍事區,也就是韓戰結束後大家所熟知的所謂「38°線」。韓戰經北韓、南韓、美國、中國和聯合國商定同意雙方停火、以北緯38°線為南北韓分界點,中間橫著4公里的非戰區,雙方人員皆不得攜帶武器進入非戰區,任何人違反此一規定,殺無赦。此一協議當年是在板門店達成,故板門店這個地名,也常掛在人們口上。而現在的南北韓列車試營運,便是打開繞滿鐵絲網的門,讓列車開進「38°線」非軍事區,經過著名的板門店。這是50多年前不可想像的事情,今天出現了。並且可以相信,隨著緩和局勢的發展,不會只有這1次試行通車,而且這只是開始,最後必可達成南北韓和平通車的目的。
南韓總統盧武鉉看過列車試營運的電視實況轉播後表示,這是耐心累積信賴關係的結果,將成為歷史再次向和平邁進的契機。
南韓建設交通部長官李庸燮說,他已與北韓鐵道相金勇三達成協議,南北韓鐵道專家將共同努力,以使南北韓鐵路提前正式通車。李庸燮強調,列車試營運只有歷史性、軍事性和政治性意義,經濟上意義不大。如果隨著南北韓鐵路開通,銜接西伯利亞橫斷鐵路(TSR)和中國橫斷鐵路(TCR),則將成為朝鮮半島再次騰飛的一大良機。
在中國主導「6方會談」的努力下,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正趨緩和。美國正千方百計幫助北韓順利取得被凍結的外匯存款,北韓也已答應在取得存款之後,即實踐其關閉寧邊核子設施的諾言。如果一切順利,不發生意外的話,和平將正式降臨朝鮮半島,使周圍國家都能放下心中1塊大石頭。
朝鮮原是1個民族,1個國家,緣於1894年爆發了東學道農民起義,清廷和日本都出兵干預,結果清廷戰敗,簽訂馬關條約之後,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慘遭亡國之痛。
2次大戰後,日本戰敗,流亡在美國的李承晚在美國支持下回韓國出任總統。另一方面,蘇聯培植的金日成共產黨武力也在北方成立共產政權,朝鮮再度分裂。而金日成又在史達林指使之下,拉中國下水打韓戰。史達林原答應以空軍支持金日成南侵,但結果是食言欺騙,中方沒有控空權,只能以人海戰術嚇退美國及聯合國軍隊,但死亡異常慘烈。最後以「38°線」為界,成立非戰區,在板門店簽訂停火協定,直到今天。正式的和約雖未簽訂,但仗是再也打不起來了。
這個世界,已沒有意識形態鬥爭,南北韓對立已無意義。這是1個競爭經濟發展的年代,誰能富國強民,誰就是勝者。南韓的富裕,與北韓的貧乏,如今已成強烈對比。北韓民眾每天成千上萬人設法逃亡外國,再從外國輾轉投奔南韓,為的是求富,最低限度是求溫飽,留在北韓,如果金正日政策不變,遲早只有餓死。
金正日應該對形勢看得很清楚,所以他現在也只有放寬政策,一面設法從南韓及有關國家多得些好處,以免「官逼民反」,所以南北韓必將逐漸走近,不會越來越成為不共戴天的大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