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馬協力開發「南柔佛經濟特區」計畫

2007-05-24 10:32:07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馬來西亞總理阿都拉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在大馬風景勝地蘭卡威島聚首,磋商重啟兩國更和睦關係後,雙方協議在馬來西亞「南柔佛經濟特區」計畫的開發工作上,同心協力,務期在20年期間將亞洲最具挑戰性的工業、航運、旅遊綜合建設項目完成。做為東盟合作的試金石,藉以和印度、中國競爭,創造光明遠景。星馬這回聯手出擊,是國際區域整合中1項具指標性的行動,奮力一搏,頗有氣吞河嶽的氣勢。東盟方面因多所祝願,一時也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
 
馬來西亞當局曾於去(2006)年11月4日宣布在鄰近新加坡的柔佛州成立的「南柔佛經濟特區」,以展現大馬整體能力,吸引外國投資,創立區域性的國際新地標。當時主辦機構透露的財務計畫,是2010年前將耗資470億馬元,接著從2011至2025年還會再投入3350億馬元,來完成大馬最重要的、也是最具雄心的計畫。由於該經濟區不僅區位鄰近新加坡,其廣達2217平方公里面積,也比新加坡大出幾近2倍,既是東盟範圍內最大規模的經建新計畫,也為新加坡帶來相當程度的壓力,引出各方面甚大的想像空間。但無論如何,東盟成立以來敢於宣布這樣規模的開發計畫者,還未曾見過。當東盟將屆滿40年、並積極醞釀轉型之際,能見到這樣計畫,總有振奮人心的效果。
 
在印度、中國耀眼的經濟光環、並吸走大多數外來投資的時際,2006年1月下旬從新加坡方面傳另1則也令人關注的信息: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3國,為了打造東南亞經濟新3角的光明未來,決定透過包括設立經濟特區等多管齊下方式,同心協力。這則消息令人特別重視的是,所謂多管齊下,除了印尼於本土與新加坡間的廖內群島經濟特區,大馬的南柔佛經濟特區也列名其中。是則原有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分庭抗禮的大馬南柔佛經濟特區,便有了不同的目標說法。而3國雖同結盟於東盟名下,但以往糾紛不斷,土地、邊界、勞工、水資源等屢次爭執不斷的故事,真就能夠一筆勾銷,盡釋前嫌,在開發東南亞經濟號召下並肩前進嗎?
 
這項在各方議論、推測、觀望中的話題,經過一段時間運作,終在星、馬領袖現身蘭卡威記者會,聯袂宣布合作開發南柔佛經濟特區計畫而有了初步答案。由於雙方已成立部長級的籌備小組推展南柔佛特區建設計畫,至少星馬為光大東盟前途的共同目標努力,應是確定事實。在所謂「東盟單一經濟區憲章」呼之欲出的時間點上,南柔佛經濟特區由初期宣布的馬國國營投資機構Khazanah Nasional公司領軍運作,轉為星馬共同經營,不僅提升了總部的位階;在星方介入下,無論在人力資源、財務調度、科技產業的建構,都會比馬方「單打獨鬥」要強。
 
更重要的是,星馬一向主張合力提升東盟經濟體的實際建設,東盟10國領袖並一致同意將擬議中的「東盟憲章」,從原訂的時程提前5年,到今年11月高階層會時就交由各國領袖批准,使東盟能因應未來的挑戰和機會。果爾,在東盟轉型前,就由星馬協力推出大型經建計畫,等於展現東盟有把經建餅做大的力量,在配合行動上也有積極的一面。
 
在經濟發展前提下擱置分歧,星馬在「合則兩利」原則方面著了先鞭,且有啟導區域同心的效果,無疑是值得佩慰的表現。新加坡地狹人稠,多年來經濟快速擴張,造成土地與勞工嚴重短缺,與大馬合作奔向前程,可為互通有無的典型。至於馬來西亞近年為擴大經建成果、打造投資重鎮地位,在南柔佛計畫的周邊,早有規畫、投資,用心良苦。星馬同是英殖民帝國屬地,獨立初期且為1國,關係深長。於今兄弟之邦出手,「2人同心,其利斷金」,外界多有期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