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野生物救援組織」日前在印尼集會,與會的東南亞野生物相關機構人員同意,將強化對越界販賣動物的查緝取締行動,協助對非法貿易的防杜。這是18個月前該組織成立以來的第2次會商,從參加人士的踴躍、討論議題內容的充實,頗能使關心南洋地區野生物生存環境的有心人,感到興奮與期待。非法私販野生物是1件有厚利可圖的勾當,吸引了許多意志薄弱而行為強悍的不法之徒積極投入,綿密的行動結構,嚴重破壞了野生物的生存空間。以往雖多有關切的呼聲但少了實際行動,以致共同犯罪組織得以予取予求。野生物救援組織的挺身而出,是新一波對野生物保護的希望,應該得到廣泛的鼓勵和支持。
據天然資源保護論者說,販賣野生物集團處理盜獵盜採而來的各類野生物,已經從累積的經驗整理出一套分銷的通路。集團內負責買賣的「專家」,把精巧靈活美觀型的寵物,推銷到日本、美國、歐洲。把有「培元固本」質地的肉類和有傳統醫療功能的部位,分售到東亞各地,滿足不同的顧客。他們所建立起來的物流體系,合乎快速、安全、可靠的條件,失手的比率低,縱然不慎遭擒獲,停損的彈性大且快,並不虞牽連廣泛,使機制癱瘓。因此對付野生物販售黑幫,往往困難大、收穫小,徒勞無功的時候頗多。而歹徒犯行,幾無往不利,暴殄天物,莫此為甚。
這次野生物救援組織集會的議題,首在著手培訓執法人員的知能素養,使奉派擔任勤務時能勝任愉快。遇到犯罪集團遂行反彈時,可立即了解自己的處境,適時紓解困窘,將歹徒繩之以法。不過面對犯罪組織成員多從拼搏裡累積應對策略,執法人員服勤時的壓力甚大,跨國執行任務還得顧及入境問俗的規矩。所以即使態度積極、立場穩定,也不時會遇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擾。時間長了,挫折次數多了,就會滋生不如歸去的情緒,增添執法人員流動率高的狀況。因此在培訓執法人員的課程中,不僅要強化對法律的認識素養,還要充實抗壓能力,煉成百毒不侵的本事。
印尼集會的另個議題,是提高各方面對此資金碩大「事業」真諦的了解。本來野生物也屬於「天然資源」,莫說初民多賴獵捕野生物為生;即使進入所謂文明時代,離都市較遠的族群,還有野生物是天賜之物,不吃白不吃的、牢不可破的傳統觀念。這種認知落差,要消弭本就不容易,若再受人為炒作,誇大另類主張,結合厚利支配,則說服販賣集團成員脫離這門買賣,更是難上加難,事倍功半。所以從了解野生物不堪捕殺捉弄的真諦切入,應是治本的做法之1。果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應比咬住法條、迫使放手、否則就辦人的高姿態要好。當然柔性攻勢更加費時費事,執行人員的耐性和隱忍工夫,都得加深。
野生物救援組織是由東南亞10國官員組成,所需經費則大部分出自「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以這種方式來拯救野生動、植物,較諸以往放任不管、或由各國「單打獨鬥」非法盜獵盜採集團,當然是進步了許多。但來自不同的國家的法官、邊疆官、警官,臨時編組成執法團隊,雖說目標相同,但要做到步調一致、開誠合作,似乎要有相當時間調整、磨合。對付跨國廝混歷有年所的組織犯罪集團,才有勝算,拯救瀕危野生物,才可得心應手。尤其是對方藏在暗處活動、眼線多、行動迅速、彈性大,緝捕取締真是要經歷一番考驗。不過糾合大家的力量一致行動,原是東盟一貫主張,於今終於在遏止對野生物非法獵、採上做了起步準備,必然是受到廣泛歡迎,祝願其馬到成功。
據天然資源保護論者說,販賣野生物集團處理盜獵盜採而來的各類野生物,已經從累積的經驗整理出一套分銷的通路。集團內負責買賣的「專家」,把精巧靈活美觀型的寵物,推銷到日本、美國、歐洲。把有「培元固本」質地的肉類和有傳統醫療功能的部位,分售到東亞各地,滿足不同的顧客。他們所建立起來的物流體系,合乎快速、安全、可靠的條件,失手的比率低,縱然不慎遭擒獲,停損的彈性大且快,並不虞牽連廣泛,使機制癱瘓。因此對付野生物販售黑幫,往往困難大、收穫小,徒勞無功的時候頗多。而歹徒犯行,幾無往不利,暴殄天物,莫此為甚。
這次野生物救援組織集會的議題,首在著手培訓執法人員的知能素養,使奉派擔任勤務時能勝任愉快。遇到犯罪集團遂行反彈時,可立即了解自己的處境,適時紓解困窘,將歹徒繩之以法。不過面對犯罪組織成員多從拼搏裡累積應對策略,執法人員服勤時的壓力甚大,跨國執行任務還得顧及入境問俗的規矩。所以即使態度積極、立場穩定,也不時會遇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擾。時間長了,挫折次數多了,就會滋生不如歸去的情緒,增添執法人員流動率高的狀況。因此在培訓執法人員的課程中,不僅要強化對法律的認識素養,還要充實抗壓能力,煉成百毒不侵的本事。
印尼集會的另個議題,是提高各方面對此資金碩大「事業」真諦的了解。本來野生物也屬於「天然資源」,莫說初民多賴獵捕野生物為生;即使進入所謂文明時代,離都市較遠的族群,還有野生物是天賜之物,不吃白不吃的、牢不可破的傳統觀念。這種認知落差,要消弭本就不容易,若再受人為炒作,誇大另類主張,結合厚利支配,則說服販賣集團成員脫離這門買賣,更是難上加難,事倍功半。所以從了解野生物不堪捕殺捉弄的真諦切入,應是治本的做法之1。果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應比咬住法條、迫使放手、否則就辦人的高姿態要好。當然柔性攻勢更加費時費事,執行人員的耐性和隱忍工夫,都得加深。
野生物救援組織是由東南亞10國官員組成,所需經費則大部分出自「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以這種方式來拯救野生動、植物,較諸以往放任不管、或由各國「單打獨鬥」非法盜獵盜採集團,當然是進步了許多。但來自不同的國家的法官、邊疆官、警官,臨時編組成執法團隊,雖說目標相同,但要做到步調一致、開誠合作,似乎要有相當時間調整、磨合。對付跨國廝混歷有年所的組織犯罪集團,才有勝算,拯救瀕危野生物,才可得心應手。尤其是對方藏在暗處活動、眼線多、行動迅速、彈性大,緝捕取締真是要經歷一番考驗。不過糾合大家的力量一致行動,原是東盟一貫主張,於今終於在遏止對野生物非法獵、採上做了起步準備,必然是受到廣泛歡迎,祝願其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