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布希此次赴歐之行,恐陷相當嚴重程度的孤立。面對出席G8峰會的各國領袖,布希已再沒有說「頭句話」的資格。對於全球暖化已燒到眉睫的問題,布希再怎麼說,也難得到各國的諒解。
布希在國內民望低落,在西歐大部分地區又不受歡迎,他將發現歐洲此行不易,特別是在氣候暖化問題上,他將發現自己陷於孤立。
G8峰會中,氣候暖化是討論的重點,東道主德國與美國必有一番激烈的爭論。英國首相布萊爾已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站在一起,要為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定下目標,承諾成立1個國際溫室排放交易市場,並要表態對聯合國主導的氣候談判有承擔;而峰會也要就未來的框架要素達成共識,以便加快談判,2009年前為後京都議定書訂下框架。
梅克爾希望G8同意全球氣溫升幅應限制在工茉化時代前高攝氏兩度的水平;2050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一半,以及開始落實國際減排交易計畫。布萊爾支持梅克爾,顯示布希在氣候問題上沒有任何歐洲國家的支持,這增加了梅克爾與布希抗衡的實力。不過布希的建議獲日本和加拿大的支持。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應邀出席G8會議。中國也像美國一樣,不肯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是一對因溫室效應大量排放而遭千夫所指的難兄難弟。
不過,中國已開始正視因環保缺乏監督所出現的問題。據中國當局今年1月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在水源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是世界最污染的20個國家之1,至於溫室氣體排放量則僅次於美國。該報告又以30個指標衡量「生態現代化」的程度,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廢水處理速度,以及飲用水安全等,結論指出,中國在生態現代化方面非常落後。而事隔數月,中國就發生了太湖受嚴重污染影響及整個蘇州市人民飲水問題,這宗典型的生態災難,令中國在環境保育上的缺失暴露無遺。
也就在胡錦濤赴歐出席G8之前1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節能減排方案」,將通過種種限制、措施,要做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從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用水量增加值降低30%。
在「11‧5」期間,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萬噸減少到2,295萬噸,化學需氧量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全國設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0%以上。
這個方案雖然把節能減排的標準定得很高,是否能夠做得到,還是個未知數,但在胡錦濤赴歐出席G8之前及時發表,可謂在壯胡錦濤的行色,最少讓胡錦濤在G8討論暖化問題時,能拿出來有關中國做法的方案。
眾所周知,美國對於國際上對抗全球暖化的「京都議定書」一直持反對態度,直到上周赴G8之前,布希才改變立場。中國也是反對「京都議定書」內規定的減排目標,原因是中國有70%電力仍來自不符環保規定的煤,在利用清潔能源方面,中國跟歐洲和日本仍有一大段距離。中國在去年6月的「世界環境日」公布的環保白皮書透露,中國環境污染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佔國內生產總值達10%,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1個嚴重問題。所以,在節能減排的進程上,中國應該急起直追,因為這事是與國家經濟利益形成正比的。
畢竟從反對到贊成,是1種醒悟,也是大勢所趨,為了整個地球的生存前途,大家都要改變立場。美國和中國兩個大污染國能夠理性面對全球暖化的危機,也算是1個大喜訊。雖然,節能減排防污,知易行難,但只要大家覺悟,立場轉變,共同努力,能做多少是多少,總能給全球環保提供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
布希在國內民望低落,在西歐大部分地區又不受歡迎,他將發現歐洲此行不易,特別是在氣候暖化問題上,他將發現自己陷於孤立。
G8峰會中,氣候暖化是討論的重點,東道主德國與美國必有一番激烈的爭論。英國首相布萊爾已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站在一起,要為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定下目標,承諾成立1個國際溫室排放交易市場,並要表態對聯合國主導的氣候談判有承擔;而峰會也要就未來的框架要素達成共識,以便加快談判,2009年前為後京都議定書訂下框架。
梅克爾希望G8同意全球氣溫升幅應限制在工茉化時代前高攝氏兩度的水平;2050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一半,以及開始落實國際減排交易計畫。布萊爾支持梅克爾,顯示布希在氣候問題上沒有任何歐洲國家的支持,這增加了梅克爾與布希抗衡的實力。不過布希的建議獲日本和加拿大的支持。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應邀出席G8會議。中國也像美國一樣,不肯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是一對因溫室效應大量排放而遭千夫所指的難兄難弟。
不過,中國已開始正視因環保缺乏監督所出現的問題。據中國當局今年1月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在水源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是世界最污染的20個國家之1,至於溫室氣體排放量則僅次於美國。該報告又以30個指標衡量「生態現代化」的程度,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廢水處理速度,以及飲用水安全等,結論指出,中國在生態現代化方面非常落後。而事隔數月,中國就發生了太湖受嚴重污染影響及整個蘇州市人民飲水問題,這宗典型的生態災難,令中國在環境保育上的缺失暴露無遺。
也就在胡錦濤赴歐出席G8之前1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節能減排方案」,將通過種種限制、措施,要做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從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用水量增加值降低30%。
在「11‧5」期間,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萬噸減少到2,295萬噸,化學需氧量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全國設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0%以上。
這個方案雖然把節能減排的標準定得很高,是否能夠做得到,還是個未知數,但在胡錦濤赴歐出席G8之前及時發表,可謂在壯胡錦濤的行色,最少讓胡錦濤在G8討論暖化問題時,能拿出來有關中國做法的方案。
眾所周知,美國對於國際上對抗全球暖化的「京都議定書」一直持反對態度,直到上周赴G8之前,布希才改變立場。中國也是反對「京都議定書」內規定的減排目標,原因是中國有70%電力仍來自不符環保規定的煤,在利用清潔能源方面,中國跟歐洲和日本仍有一大段距離。中國在去年6月的「世界環境日」公布的環保白皮書透露,中國環境污染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佔國內生產總值達10%,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1個嚴重問題。所以,在節能減排的進程上,中國應該急起直追,因為這事是與國家經濟利益形成正比的。
畢竟從反對到贊成,是1種醒悟,也是大勢所趨,為了整個地球的生存前途,大家都要改變立場。美國和中國兩個大污染國能夠理性面對全球暖化的危機,也算是1個大喜訊。雖然,節能減排防污,知易行難,但只要大家覺悟,立場轉變,共同努力,能做多少是多少,總能給全球環保提供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