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症候群:內政不修,外交重挫

2007-06-09 14:22:1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這是政治學上的常識。內政修明,國力堅實的國家,外交往往可以得心應手。雖然任何國家都無法避免對外關係遭遇某些麻煩,但祇要立場正大,方針正確,仍可以化險為夷,屹立不搖。相反地,內政一塌糊塗,外交當然會步步荊棘。「中華民國在台灣」目前正是處於這樣的困境。台灣與哥斯大黎加斷交,不僅是外交的重大挫敗,更是「陳水扁政權症候群」的大爆破,可能引發的骨牌效應,也不以外交為限。陳水扁和民進黨政府都有無可逃脫的責任。
 
哥斯大黎加與中國本月1日在北京簽署建交公報,7日正式宣布。台北同日與哥國斷交,外交部長黃志芳引咎請辭。至此台灣的邦交國還有24個。但因哥國之變,中美洲各國的關係連帶都在風雨飄搖之中。各外館雖奉命提高警戒,「嚴防骨牌效應」;但「下1波斷交黑名單」已經出現,各路邦交告急的情況,華文報有報導與分析。與其說是1塊推倒1塊的骨牌效應,不如說是7年累積下來的「陳水扁效應」。錯誤的政策,把可以走的路都阻斷了,何異乎自掘墳墓?
 
平心而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外交向來就很難辦,然而,過去能堅守正大的立場、明確的方針,蔣廷黻在聯合國提出「控蘇案」,葉公超和杜勒斯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都是外交史上可圈可點的輝煌成就。可見事在人為,弱國並不一定就辦不成外交。然則,陳水扁與民進黨政府這7年間究竟犯了甚麼錯誤,才使外交陷於「四面楚歌」的窘境?
 
第1、陳水扁與民進黨政府一心一意要搞「台獨」,所謂修憲也,公投也,去中國化也,去蔣化也,無非是用偷天換日的手法,想把中華民國廢掉,換上「台灣共和國」的招牌。這樣欺世盜名,中國政府反對,海內外中國人也都反對,美國不表支持,其他相關國家更不會出力替台獨護航。台獨好像是一檔還沒上市就已跌停板的股票。陳水扁翻雲覆雨,一下子「4不1沒有」,一下子「那些都沒有了」,一再引發戰端,諸友邦自身的國家損益如何?陳水扁當立委時,嚴詞指責國民黨政府辦的是「凱子外交」。現在他發現,就算甘心情願當「凱子」,也沒有幾個朋友可以打交道了。
 
第2、陳水扁執政7年來,除了搞台獨、搞內鬥之外,政績毫無。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老百姓生活越來越難,物價上漲破了紀錄,大學畢業生起薪額卻是7年來最低的。自身這樣不爭氣,何怪乎哥斯大黎加「西瓜偎大邊」?哥國總統所說,中國是「舉世最成功的新興經濟體」,所以要加強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吸引投資人。相形之下,台灣近年經濟萎縮,外交受挫,正是「外交是內政的延長」之佐證。
 
第3、不忍言又不能不說的是,陳水扁家族及其團隊之貪污腐敗,寡廉鮮恥,在國內遭到萬民唾罵,在國際間也成為訕笑譏諷的話題。1個政治人物墮落到如此地步,當然讓人看不起。不要說這只是陳水扁「1人失德」,他丟的是國家的尊嚴,傷害的是全體人民的信譽。他能以騙人為能事,外國人自然會覺得騙騙他又有何妨?
 
陳水扁和民進黨內台獨基本教義派,到現在仍未醒悟。陳水扁說,斷交「非戰之罪」。但台灣2300萬人民不能長此跟著他糊塗下去。錯誤的政策,將陷國家於危亡。兩岸關係打不開,外交上的處境只有越來越困、越來越難。陳水扁自己也明白,北京的3光政策,主要就是「把台灣的邦交國挖光」。不幸而走到那一步,就算是陳水扁下台,政黨輪替,台灣談判的籌碼也已蕩然無存,又如何能爭取台灣人民的福祉呢?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