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18日將訪問美國,行程並包括和美國總統布希在華府會晤。這是阮明哲緊接著訪問中國後另1場外交大戲,也是越南走進國際社會的重要里程碑。同時當美國不時以厚幣甘言拉攏東南亞國家的時際,經濟發展卓然有成的越南,由元首出馬奔走美國,顯然有其不同於尋常的意義。在雙方各有所求的利基上,相信阮明哲訪美之行會獲得加分,能嘉惠於越南的國際能見度。
越南經濟快速成長,再經決策階層因勢利導,更加出現銳不可當的現象,國際地位則因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等活動,呈連番飆升狀況。尤其是2007年亞太經合年會非正式領導會議期間,包括布希、胡錦濤、普亭、安倍晉三等重要領導人躬自參加。不僅使越南的進步情況呈諸國際人物之前;其經貿發展所產生的媒觸效果超好。大幅增加了越南當局的信心,遂積極安排訪美行程,藉締造美越新關係,為本身奠立更穩定的國際地位。這種對時機的掌握,可說非常精準。
美國30餘年前對越南共產黨政權的1場惡戰,不僅落個倉皇敗走的下場,而且損失不貲,光彩盡失。所以無論其為美越關係正常化、通商、投資等一應接觸,都未表現得順暢。而且美國一貫在國際上,以高分貝指摘越南人權不彰、政府貪腐,做為情緒反應和對國內反越力量的安撫。但是自從中國和平崛起,提出睦鄰、助鄰、富鄰的口號,爭取東盟經濟合作成功,贏得一定的向心力。美方才發現原本在東南亞地區的聲望已不足,消褪的情況變得更快。於是回過頭來和中國競逐亞洲影響力,布希政府軍、政高官絡繹往還。一度和中國在中越邊界發生過戰爭的越南,多次釋出對美善意,更是美國進一步拉攏的對象,於是在越南經改具有成績後,加深雙方接觸,企圖在中國後院設1個監視站。
布希和越南戰後首位訪美的國家主席阮明哲相會,在目前無疑是美越和解的新高潮,雙方各自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東西,相當期限內肯定為關係運作帶來一定程度的便利。但不容諱言,和諧可能只是1種表象,美國約5萬8000位官兵把生命丟在越南戰場,還有30餘萬傷殘;越南死亡人數更高達190萬人。雖然時間會解決一些問題,但至少目前還不是「一笑泯恩仇」的時候。
越戰更留下目前還甚鮮活的難纏問題,美軍為便於作戰,曾在越中施放過1種稱為「橘色藥劑」,能使樹葉脫落的藥物。廣大的樹林固因而落光葉子,戴奧辛也汙染了480萬軍民,其中有逾300萬人,迄還有相當程度的病癓。目前正有國際組織支持少數罹重疾者向美方索賠,其餘還在苟延殘喘,過著有汙染地而不能耕種,有病又無法治療的生活。美方並不承認咎責,讓問題虛懸,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進一步關係,卻是難啊。
回到當下,布希有意善用這枚和中國壤地相鄰的棋子,甚是明顯。至於越方如何回應,則是不易揣測。若從阮明哲訪美前先去了北京,似是明白訊號,相信越、中雙方已建立起某種默契,足可維持大環境的平衡。以現階段的國際環境,選擇發展經濟,將意識形態擱置,將歷史朝緩和方向看待,可能是唯一利多。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大風大浪,相信越南領導人會知所判斷,擁抱理性。
越南的高新科技產業,已有美商英特爾、韓國三星、日本新力、佳能、三洋等國際科技大廠前去投資。今後努力的方向,是將國際供應鏈串起,使越南出口項目中的電子產業,變成主力。布希如對越南存有善心,就該協助越南,將留在美國的越裔美人,以道德勸說送回越南拼經濟,莫老在人權紀錄、發展民主的話題上纏繞,變成1種夢魘。
越南經濟快速成長,再經決策階層因勢利導,更加出現銳不可當的現象,國際地位則因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等活動,呈連番飆升狀況。尤其是2007年亞太經合年會非正式領導會議期間,包括布希、胡錦濤、普亭、安倍晉三等重要領導人躬自參加。不僅使越南的進步情況呈諸國際人物之前;其經貿發展所產生的媒觸效果超好。大幅增加了越南當局的信心,遂積極安排訪美行程,藉締造美越新關係,為本身奠立更穩定的國際地位。這種對時機的掌握,可說非常精準。
美國30餘年前對越南共產黨政權的1場惡戰,不僅落個倉皇敗走的下場,而且損失不貲,光彩盡失。所以無論其為美越關係正常化、通商、投資等一應接觸,都未表現得順暢。而且美國一貫在國際上,以高分貝指摘越南人權不彰、政府貪腐,做為情緒反應和對國內反越力量的安撫。但是自從中國和平崛起,提出睦鄰、助鄰、富鄰的口號,爭取東盟經濟合作成功,贏得一定的向心力。美方才發現原本在東南亞地區的聲望已不足,消褪的情況變得更快。於是回過頭來和中國競逐亞洲影響力,布希政府軍、政高官絡繹往還。一度和中國在中越邊界發生過戰爭的越南,多次釋出對美善意,更是美國進一步拉攏的對象,於是在越南經改具有成績後,加深雙方接觸,企圖在中國後院設1個監視站。
布希和越南戰後首位訪美的國家主席阮明哲相會,在目前無疑是美越和解的新高潮,雙方各自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東西,相當期限內肯定為關係運作帶來一定程度的便利。但不容諱言,和諧可能只是1種表象,美國約5萬8000位官兵把生命丟在越南戰場,還有30餘萬傷殘;越南死亡人數更高達190萬人。雖然時間會解決一些問題,但至少目前還不是「一笑泯恩仇」的時候。
越戰更留下目前還甚鮮活的難纏問題,美軍為便於作戰,曾在越中施放過1種稱為「橘色藥劑」,能使樹葉脫落的藥物。廣大的樹林固因而落光葉子,戴奧辛也汙染了480萬軍民,其中有逾300萬人,迄還有相當程度的病癓。目前正有國際組織支持少數罹重疾者向美方索賠,其餘還在苟延殘喘,過著有汙染地而不能耕種,有病又無法治療的生活。美方並不承認咎責,讓問題虛懸,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進一步關係,卻是難啊。
回到當下,布希有意善用這枚和中國壤地相鄰的棋子,甚是明顯。至於越方如何回應,則是不易揣測。若從阮明哲訪美前先去了北京,似是明白訊號,相信越、中雙方已建立起某種默契,足可維持大環境的平衡。以現階段的國際環境,選擇發展經濟,將意識形態擱置,將歷史朝緩和方向看待,可能是唯一利多。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大風大浪,相信越南領導人會知所判斷,擁抱理性。
越南的高新科技產業,已有美商英特爾、韓國三星、日本新力、佳能、三洋等國際科技大廠前去投資。今後努力的方向,是將國際供應鏈串起,使越南出口項目中的電子產業,變成主力。布希如對越南存有善心,就該協助越南,將留在美國的越裔美人,以道德勸說送回越南拼經濟,莫老在人權紀錄、發展民主的話題上纏繞,變成1種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