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北京報導】施工5年半,走過漫長的爭議,北京國家大劇院昨天拆除臨近長安街的工程圍牆,晚上正式亮相。800多盞燈在夜幕低垂時全部點亮,一片燈火輝煌映照半橢圓形的鋼結構體,成為夜晚北京最亮眼之處。自昨天起,大劇院北面的文化休閒廣場對外開放。
國家大劇院雖正式亮相,但要具備使用條件,得等到7月底,試演預計在九月。
外界以「巨蛋」稱呼國家大劇院,在外部「蛋殼」體結構上,安裝有506盞蘑菇燈,晚間散發出點點光芒,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巨蛋」的外殼採用玻璃和鈦金屬板飾面,在殼體外設有噴淋系統,一般情況下,可自動機械對外部進行清洗。殼體外的玻璃是防彈的,外層還塗有一層奈米材料,當雨水落到玻璃面上,就像水滴落在荷葉上一樣,不會留下水漬。
內部「蛋白」由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院三大部分組成。歌劇院的超大舞台由一座主台、兩座側台和一座後台構成,每一座舞台又可再分成6塊,這6塊既可以升降成台階狀,也可以根據劇目需要高低錯落,還可以升降旋轉成一個斜面。舞台頂部設置60多道吊桿和布幕,可以製造不同的演出場景。60塊布幕可快速切換,最快只需5秒。歌劇院的觀眾廳,可同時容納2,400多人觀看演出。
在「蛋黃」部分,劇院裏和觀眾最親密接觸的就是觀眾席了。每個座椅下都有空調送氣孔,觀眾觀看演出時,感受不到氣流的存在,卻能享受到空調帶來的舒適。而且下送風設計調節的是地面以上兩公尺高度內的空氣溫度,與傳統中央空調調節整座劇場溫度相比,不僅大大節約能源,還不會產生中央空調的噪音。此外,座椅安有消聲裝置,即使觀眾中途離席折疊收椅,也不會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