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新加坡打造為「亞洲瑞士」的訊息

2007-06-27 11:47:08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間盛傳,以威權秩序和治安良好著稱的新加坡,正加強銀行保密法及提供各種稅賦優惠。有意規劃成全世界富豪及其財富聖地,使在瑞士日內瓦蘇黎世外多1處選擇,並為此小而美的城市國家在全球經濟中開拓新利基。相關傳說如經新加坡當局盡力實現,將是東亞環境中令人側目的指標。相信不僅受全世富豪群所歡迎,區域經濟也因而蒙受錦上添花的嘉惠,頗有期待的價值。
 
在近年國際經濟的起伏波濤中,新加坡的發展曾經遭遇過若干瓶頸、受了相當衝擊。尤其東亞地區印度和中國崛起,國際資金的走向也為新加坡經濟帶來相當壓力。但是新加坡朝野一直細心因應,同心協力克服困難,且每一階段都得到具體結果,給予外界深刻印象。尤其令人側目的是,能夠大膽靈活運用策略,接連追逐經濟時尚。開拓的項目,從初期的高新科技產業、生技製藥產業、幹細胞研究,直到引進國際級的博弈休閒園區。每個創意,都是國際聚焦所在,也有1步1腳印的踐履,引來跨國企業投資,為製造業增加工作機會,為經濟成長加分。這回傳說要做亞洲版的瑞士、致力安頓富豪錢財,如果成真,又是新的萬靈丹。
 
好多人羨慕過瑞士的國際金融地位,當然也有若干人想戴上此桂冠,光釆奪目。但當瑞士非空口白話,要具備高標條件,還要有廣泛人氣。新加坡若有意登上寶座,堪說是有備而來,基礎是穩當的。就金融本業而言,目前有近40家私人銀行在新加坡開辦地區業務,包括寶盛銀行等瑞士重量級業者在內。此外,花旗銀行的美國境外私人銀行業務總部、英商標準渣打銀行全球金融業務總部並不缺席,現在就設在新加坡,可謂國際大牌雲集於斯,氣勢非凡。
 
這許多國際負盛名的金融機構,目前在新加坡管理著大約1,500億美元私人財富,若和瑞士銀行所管著的1.7兆美元相比,卻只能算是零頭。但各項統計也顯示,新加坡可經管的金錢,源頭可觀,非能限量,在亞洲快速成長的經濟體、中東油元、為避免境外所得遭政府課稅而離開國內的日本人、歐洲人,極可能紛紛將財產挪移進新加坡錢倉。當地之如此受各方接納,曾通過銀行界人士多方評估,除了金融管理已法制化。還融合西方的便利和亞洲的價值觀,政府又熱心維持競爭力,無疑這是1處具吸引力的地方。
 
經過長期經濟發展的粹練,新加坡當局已體悟到競爭力的基礎,要奠立在具有廣大縱深腹地的基礎上。正如瑞士蕞爾小國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除了阿爾卑士山景觀可「借景」,打造瑞士成風光綺麗的天地,更還有工業革命以來歐洲原15國豐碩財富的支撐,經之營之,才遂了做國際錢窩之願。所以新加坡近年一直在努力跳脫出「孤芳自賞」傳統發展的束縛,尋找其「城市國家」的縱深腹地,以為提高競爭力的基礎。所幸新加坡趕上亞洲發展經濟的大潮,區域內經濟體個個摩拳擦掌,力爭上游。到2007年1月24日,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3國決定盡釋前嫌,借由設立經濟特區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共同打造東南亞經濟新3角的光明未來。新加坡不但解除了「彈丸國家」經濟發展缺地缺工的問題,清理了歷年3國為土地、邊界、勞工、水資源爭執累積的嫌怨,更令人見識了新加坡當局縱橫捭闔的才能,為新加坡邁向亞洲瑞士之路除去若干障礙。
 
德意志銀行亞洲業務前主管史坦對新加坡的整體評價是:「新加坡人在平衡重商立場與管理環境方面做得極好,為私人銀行創造非常有紀律的環境」。這番話相信可以增長新加坡當局賈勇向前的信心和力量,亞洲果然能孕育「瑞士級」的國際金融中心,對區域經濟的更快速成長,必蒙其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