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財經辦事處指出,1997經濟危機後的今天,雖然經濟逐漸復甦,各行各業營運恢復成長,尤其金融機構體系結構的變化比一般經濟體系更快,但目前仍有繼續改進的需要。並認為應設立中央機構負責看管,尤其是在經濟體系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機構(非銀行)。
財經辦事處對1997年危機後的經濟形勢分析,國內經濟再次恢復增長,近5年來經濟增長率平均超過4.5%,比全球3-4%的耀眼,反映泰國已擺脫經濟危機時期。泰國能有此成績是連續對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可看出改革金融體系的必要性。
無論如何,要使經濟迅速增長,必要依靠改革結構,其中一項是改革金融體系,目前發展金融體系應著重於政策面,不要單單考慮某家金融機構的變化而已。應該同時推動非銀行的金融業在發展及需求獲得公平競爭環境。
金融體系的發展必須比經濟體系還要迅速,以滿足各行各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但過度的增長,也會帶來危害,甚至影響整體經濟。
因此,如何利用政策,在有效規範下推動金融業發展,向來是官方認真思考的問題,以避免經濟危機重現的風險。
依據曼谷市為評估基礎,泰國重視發展商業銀行,同時極力開發股票市場及非銀行金融機構體系,因此有必要設立中央機構專門負責看管。
財經辦事處對1997年危機後的經濟形勢分析,國內經濟再次恢復增長,近5年來經濟增長率平均超過4.5%,比全球3-4%的耀眼,反映泰國已擺脫經濟危機時期。泰國能有此成績是連續對金融體系進行改革,可看出改革金融體系的必要性。
無論如何,要使經濟迅速增長,必要依靠改革結構,其中一項是改革金融體系,目前發展金融體系應著重於政策面,不要單單考慮某家金融機構的變化而已。應該同時推動非銀行的金融業在發展及需求獲得公平競爭環境。
金融體系的發展必須比經濟體系還要迅速,以滿足各行各業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但過度的增長,也會帶來危害,甚至影響整體經濟。
因此,如何利用政策,在有效規範下推動金融業發展,向來是官方認真思考的問題,以避免經濟危機重現的風險。
依據曼谷市為評估基礎,泰國重視發展商業銀行,同時極力開發股票市場及非銀行金融機構體系,因此有必要設立中央機構專門負責看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