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文化創意與航空界等方面人士,邇來於不同場合進行交流接觸時,對於中南半島國際級文化資產,迭經引以為話題。並逐漸朝整合包裝、與觀光產業相結合,使各地區頂級的傳統文化光華,重現於舉世有心人前的方向發展;終而形成豐富現代社會、帶動觀光經濟、繁榮區域生活共贏的局面。近年文創業蓬勃開展,陸續造就多種事業趨於活絡亮麗。中南半島文化產業的價值,久受聯合國以及國際人士驚羨、肯定,多處並曾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廣泛為各方矚目。只可惜中南半島多經兵災,近年雖已止戰息爭,卻因百廢待舉,半圯傾的文化遺址固年久失修,周遭環境未得整理,交通運輸不暢順,觀光配套設施也缺如。因此文化光華仍然蒙塵,未能適當發揮影響,於今重整文化光華呼聲顯現,令人欣喜,希望進一步動作能適時展開。
柬埔寨總理韓生今(2007)年5月21日率團官式訪問緬甸,與緬領袖開高階層會,議程中傳有推動柬緬航空直接往返班次1項。據柬高階隨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柬方之所以有此動議,除了基於睦誼,紓解兩國交通隔閡;另1重要原因是柬緬因屬佛教國家,境內存有東亞頂級的文化資產。若空中直飛問題能達成協議,則兩大佛國的美麗、莊嚴寺廟,可包裝成連線旅遊行程,對佛家信眾、古蹟愛好者,1次可以滿足頂禮和欣賞觀摩的願望,得到文化潛德幽光的浸潤,無疑是有非常吸引力的創意。
柬緬雙方對直飛航運議題的進一步狀況,外界尚無具體信息,但讓佛國文化資產光華重現,卻受到了廣泛注意。尤其柬方以經營境內吳哥窟觀光事業有成、去(2006)年吸引來170萬觀光客、賺進14億美金等經驗,傳遞給緬甸領袖。並提出連線包裝觀光景點,擴大文化資產影響的積極性建議,是十分有誠意的。單吳哥窟遺址,未經大規模文宣、招徠,就可以吸引這許多來客。若加上緬甸蒲甘王朝時代建成的金頂大寺和500寺廟群,壯觀而規模了得,豈不是吸引力翻番。吳哥窟和蒲甘在佛教中分屬不同派別,其差異在現代人看來,差異對比和古蹟特徵,將更具賞析價值,增添研究分量。
除此之外,航空業者也曾表達過基於本身立場的觀點,泰國若干公司曾嘗試推動區域內相似的「文化包裝」。從空運連結吳哥窟、素可泰、賽巴拉邦、順化,這條線路和吳哥窟蒲甘1線並不相同。但以言文化內涵則無分軒輊。目前柬、泰、寮、越4國陸上交通還缺乏現代化水準,往返接駁都呈相當程度的不便。若對上述4處具特色的歷史重鎮具有研究、觀光的興趣,則非有賴安全、舒適、快捷的空運才能圓夢。所以這項饒有文化創意的觀點,既合於拓展業務的要求,也將可嘉惠於有意探尋根柢的有心人,如能實現,是不折不扣的「雙贏」和「多贏」。
再從現代旅遊規劃的新思維看,擴大觀光事業範圍、整合多領域功能,將能跳出狹義旅遊的窠臼,使觀光客感到舒適、順暢,有更為豐盛的收穫。據說中國旅遊管理局正在規劃1項以絲路為主體的旅遊事業方案,新計畫將目前分屬6省的絲路管轄權取銷。將具2100年歷史的絲路文化,歸由具制高地位的機構來發揚光大,終而使文化光華重現和現代貿易交流,並肩前行,由中國經中亞逕達地中海。建構歐洲和東方輝煌新時代。這項構想和中南半島文化光華重現的意見,有如異曲同工,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中南半島是世界佛陀文化的重要基地,佛陀精神的重建和發揚,理應從斯處啟步。但區域內遺址多殘破荒廢,而修整所需的巨額經費,一時可能難於籌措,尚待各方群策群力,或聯合國有關機構賜予支助。至於推動多方整合發展觀光,則是中南半島文化光華重現的開始,相關的有心人更要費心費力,凝聚共識,必將為振興佛教做出貢獻。
柬埔寨總理韓生今(2007)年5月21日率團官式訪問緬甸,與緬領袖開高階層會,議程中傳有推動柬緬航空直接往返班次1項。據柬高階隨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柬方之所以有此動議,除了基於睦誼,紓解兩國交通隔閡;另1重要原因是柬緬因屬佛教國家,境內存有東亞頂級的文化資產。若空中直飛問題能達成協議,則兩大佛國的美麗、莊嚴寺廟,可包裝成連線旅遊行程,對佛家信眾、古蹟愛好者,1次可以滿足頂禮和欣賞觀摩的願望,得到文化潛德幽光的浸潤,無疑是有非常吸引力的創意。
柬緬雙方對直飛航運議題的進一步狀況,外界尚無具體信息,但讓佛國文化資產光華重現,卻受到了廣泛注意。尤其柬方以經營境內吳哥窟觀光事業有成、去(2006)年吸引來170萬觀光客、賺進14億美金等經驗,傳遞給緬甸領袖。並提出連線包裝觀光景點,擴大文化資產影響的積極性建議,是十分有誠意的。單吳哥窟遺址,未經大規模文宣、招徠,就可以吸引這許多來客。若加上緬甸蒲甘王朝時代建成的金頂大寺和500寺廟群,壯觀而規模了得,豈不是吸引力翻番。吳哥窟和蒲甘在佛教中分屬不同派別,其差異在現代人看來,差異對比和古蹟特徵,將更具賞析價值,增添研究分量。
除此之外,航空業者也曾表達過基於本身立場的觀點,泰國若干公司曾嘗試推動區域內相似的「文化包裝」。從空運連結吳哥窟、素可泰、賽巴拉邦、順化,這條線路和吳哥窟蒲甘1線並不相同。但以言文化內涵則無分軒輊。目前柬、泰、寮、越4國陸上交通還缺乏現代化水準,往返接駁都呈相當程度的不便。若對上述4處具特色的歷史重鎮具有研究、觀光的興趣,則非有賴安全、舒適、快捷的空運才能圓夢。所以這項饒有文化創意的觀點,既合於拓展業務的要求,也將可嘉惠於有意探尋根柢的有心人,如能實現,是不折不扣的「雙贏」和「多贏」。
再從現代旅遊規劃的新思維看,擴大觀光事業範圍、整合多領域功能,將能跳出狹義旅遊的窠臼,使觀光客感到舒適、順暢,有更為豐盛的收穫。據說中國旅遊管理局正在規劃1項以絲路為主體的旅遊事業方案,新計畫將目前分屬6省的絲路管轄權取銷。將具2100年歷史的絲路文化,歸由具制高地位的機構來發揚光大,終而使文化光華重現和現代貿易交流,並肩前行,由中國經中亞逕達地中海。建構歐洲和東方輝煌新時代。這項構想和中南半島文化光華重現的意見,有如異曲同工,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中南半島是世界佛陀文化的重要基地,佛陀精神的重建和發揚,理應從斯處啟步。但區域內遺址多殘破荒廢,而修整所需的巨額經費,一時可能難於籌措,尚待各方群策群力,或聯合國有關機構賜予支助。至於推動多方整合發展觀光,則是中南半島文化光華重現的開始,相關的有心人更要費心費力,凝聚共識,必將為振興佛教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