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中央銀行公布,截止今年首季,非商業銀行的民營外債餘額(不包括商業貸款)為380億美元,季比攀升2.4%,相等於7億美元,是自2000年以來最高。
在380億美元的外債中,受到匯兌影響而走高的債務達3.92億美元;經營業務而產生的債務約1.49億美元;來自貸款(不帶入國內)逾1.30億美元。
在以上外債中,分為貸款債務90%,其中是外幣債務共170億美元,占外債總餘額約55%;泰銖債務100億美元,比重約32%。
剩下10%債務來自發行公債,外幣占30億美元,占外債總餘額的10%;泰幣約10億美元,比重3%。泰幣債務的比例呈現持續走高的趨勢,由2000年的8%上漲至35%,同時外幣債務則下跌。
另外,在外債中大半是美元債務,占42%,其次是泰幣占35.3%及日元17.2%。至於最大的債主仍為美國,泰國向美國貸款約21.5%,新加坡18.9%,日本14.2%及香港12.1%。
央行在去年12月出台的外匯管制措施,影響到今年首季民營企業對外舉債和償債的資金流動,民營對外舉債季比減少60%,償債亦下修55%。
在380億美元的外債中,受到匯兌影響而走高的債務達3.92億美元;經營業務而產生的債務約1.49億美元;來自貸款(不帶入國內)逾1.30億美元。
在以上外債中,分為貸款債務90%,其中是外幣債務共170億美元,占外債總餘額約55%;泰銖債務100億美元,比重約32%。
剩下10%債務來自發行公債,外幣占30億美元,占外債總餘額的10%;泰幣約10億美元,比重3%。泰幣債務的比例呈現持續走高的趨勢,由2000年的8%上漲至35%,同時外幣債務則下跌。
另外,在外債中大半是美元債務,占42%,其次是泰幣占35.3%及日元17.2%。至於最大的債主仍為美國,泰國向美國貸款約21.5%,新加坡18.9%,日本14.2%及香港12.1%。
央行在去年12月出台的外匯管制措施,影響到今年首季民營企業對外舉債和償債的資金流動,民營對外舉債季比減少60%,償債亦下修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