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公路重開轉型的春雷初動

2007-07-09 10:38:30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國際知名的通訊社「路透社」、「法新社」邇來曾先後報導,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國際公路「史迪威公路」,已經分段整修。同時連接此路的相關3個國家印度、緬甸、中國,展開了重開的接觸。雖然外界對史迪威公路現況和發展所知仍不多,但有了1條具歷史地位的國際通道做轉型再啟用的訊息,已足令人感到興奮和期待。當此東亞地區經濟貿易蓬勃發展、區域重整趨於積極的時際,交通線路開啟、網絡架構的布建,都是奠定成功基礎所必需。
 
「史迪威公路」是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印、緬戰區範圍內的1條大動脈。這條由美國工程師、中國民工、印度士兵合力以3年建成的陸上通路,曾在打敗日本侵略的戰爭中,做過輝煌的貢獻,在許許多多國際人士的心目中,存在著不朽的地位。但是戰事結束,軍事用途的階段性功能完成之後,全長1726公里的道路轉型條件一時還未具備,只能分由所在國印、緬、中分段接管,各自經營。又由於戰時趕工完成的道路,建造等級不高,加上複雜的地理環境,使維護工作備感困難,形成利用率偏低、若干地段甚至有任其荒蕪現象。1條歷史地位高、一度是國際矚目焦點的印緬中通道,遂漸漸在一般人記憶中消失,甚是遺憾。
 
這次分從印、緬等地傳出史迪威公路已動工整建的消息,相信是共同默契下的產物,客觀環境促成國際道路轉型的要求。近年印度、中國經濟崛起,帶動東亞地區產業興旺,原物料的需求尤其強勁。果爾,活絡的國內外貿易,非要有暢順的運輸機能,才能滿足方方面面的需要,配合快速成長。印度總理辛格曾說:目前印度渴望進一步發展「東向政策」,使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貿易起飛,臨邊往來更優先。史迪威公路醞釀重新啟用,是否屬於印度東向政策中的項目,外界還不得而知;但其為配合東亞經濟蓬勃發展而又將開放,則是毋庸置疑。
 
史迪威公路在印度的1段長61公里,位於印度東北以產業知名的阿薩姆省。該省除了生產逾印度總量一半的茶,還生產17%的石油,蘊藏的煤礦也豐。印度獨立後,阿薩姆一度是最富庶的3省之1,不料環境不安、經營不善、動能不足,轉瞬竟淪為印度最窮3省之1。對於2600萬阿人而言,真是情何以堪,印度當局曾為扭轉阿薩姆地位而費盡心力,卻苦於徒勞無功。終而選擇重修史迪威公路,加強東向力度,既可將產品送入中國大西部尋覓商機;另又可取道入緬,平衡在快速發展中的中緬關係。將來若史迪威公路順利運作,從阿薩姆到中國昆明,只需2日,等於替阿薩姆開1扇窗子,對內也可改善內部地方對中央的關係。
 
近年來,東盟積極朝進一步提升地位發展,仿歐洲聯盟體制加強整合,10個成員國也都有了共識。果爾,東盟一面強化盟誼;一面更得重視本身地位,將國力提升到和諸盟國相「匹配」的地位。在這方面,緬甸近年做得努力、也有進步,雖然緬甸加入東盟較遲,從經貿實力衡量也只能稱「後段班」。但是緬甸當局懂得了開放的道理,在緬境的史迪威公路長1033公里,緬當局已慨然接納重開的建議,將讓外國的行旅客商和貨物川行,等於進一步走進國際社會,意義非同於尋常。
 
讓1條有歷史地位的國際道路重開,地區性的連動關係得以注入活水,不僅是道路的性質有了轉變,史迪威公路會在經貿領域重新做出貢獻。因此和史迪威公路重開有直接關係的印度、緬甸、中國3國,最好設法讓重啟的時程提前,也讓區域道路網絡更加綿密,為經貿繁榮昌盛加分。欣聞一番春雷初動,帶來了新的希望,祝願一切順利。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