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克指數:兩岸貨幣被低估

2007-07-10 11:05:59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綜合報導】財經雜誌「經濟學人」1986年起每年都會公布以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即麥香堡)為比較標準的「大麥克指數」,以大麥克漢堡在各國的售價來反映當地匯率和美元的關係,以了解某一貨幣是否有升貶值空間。最新的大麥克指數顯示,人民幣是全球最便宜的貨幣,低估達58%。台幣也在匯率低估之列,低估33%。
 
換句話說,大麥克指數認為,台幣、人民幣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經濟學人」這項指數旨在把冷硬的理論變得常人也能明白,指數根據「購買力平價」(PPP)理論,1美元在全球各地的購買力都應相同,而麥當勞招牌漢堡在世界120國都有銷售,而且製作規格有全球劃一的標準,理論上大麥克在各國售價換算成美元應該一樣,可用價格的差異來檢驗當地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是否合理。大麥克售價如果低於美國,顯示該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被低估,比美國貴則是高估。
 
一個大麥克在美國賣3.41美元,拿到中國大陸只售11元人民幣,折合美元僅1.45元,顯示人民幣的匯率被低估達58%,在大麥克指數排名中倒數第1,而一個大麥克賣12港元(1.54美元)的香港則倒數第2,匯率低估55%,代表人民幣和港幣升值空間數一數二。
 
亞洲地區的貨幣匯率普遍都偏低,馬來西亞(-53%)、泰國(-47%)、印尼(-48%)、菲律賓(-46%)、新加坡(-24%)、台灣以至南韓(-8%)等地,都出現匯率被低估的情況。台灣的大麥克(麥香堡)單點賣台幣75元,折合美元售價約2.29元,匯率低估33%。
 
相對的,匯率高估的地方多為歐洲發達地區,歐元區平均高估22%,英鎊也被高估18%。大麥克賣得最貴的是北歐的冰島和挪威,分別為7.61美元(高估123%)及6.88美元(高估102%),其次為瑞士、丹麥及瑞典。
 
報導中指出,PPP只是指出匯率的長期走向。另外,由於各國房租、工資等差異,貧窮國家一定比較便宜,大麥克指數在「發展同級」的國家間做比較才有意義。
 
所有富裕國家匯率和美元相比都被高估,唯一的例外是日本,日圓被低估33%。不過美國人如果到東京會發現,雖然大麥克比較便宜(2.29美元),其他和服務卻很貴,所以整體來說日圓的匯率仍算合理。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