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本報訊】泰國船運商院管理人指出,政府部門應加緊解決泰幣大幅波動的問題,由於近18-20個月來泰幣升值達到18-19%,導致出口部門損失資金高達5,000億銖。
泰國船運商院主席素查表示,泰幣前(9日)攀抵33.60銖兌1美元,導致出口商陷入困境。
在此之前,政府公布的援助措施也未能真正實施,更要求經營者接受泰幣日益升值的現實,指出企業必須加緊進行調整。
素查指出,政府在較早前曾建議出口商在泰幣升值期間,增多從國外進口機械。出口商表示,如果商品出口減少,為何需要增加訂購機械。至於工業部建議經營者遷移國內生產基地至國外更難於實現,由於許多工業,包括紡織及電子業,需使用大量國內勞工。如果赴國外投資,如何處理這些勞工。
過去經營者為了使國內增加就業機會,出口商努力保留國內生產基地,這才能對國家整體經濟帶來益處。
經營者期望政府能夠訂出明確援助措施,素查認為中央銀行自有決策解決以上問題,不必要讓經營者提供建議。出口商將於本月19日,與商業部長格蓋再次商討以上問題。
素查說,針對泰幣升值,在匯價攀抵38銖兌1美元兌時,業者已要求政府協助解決,但直到現在還無法減援升值速度。
近18-20個月來,泰幣已升值達18-19%。與本地區其他幣值比較,泰幣的升值幅度較高,認為最佳兌換率應保持36銖兌1美元的水平。他透露,泰幣迅速升值,已使民企遭受損失逾5,000億銖。
泰國船運商院主席素查表示,泰幣前(9日)攀抵33.60銖兌1美元,導致出口商陷入困境。
在此之前,政府公布的援助措施也未能真正實施,更要求經營者接受泰幣日益升值的現實,指出企業必須加緊進行調整。
素查指出,政府在較早前曾建議出口商在泰幣升值期間,增多從國外進口機械。出口商表示,如果商品出口減少,為何需要增加訂購機械。至於工業部建議經營者遷移國內生產基地至國外更難於實現,由於許多工業,包括紡織及電子業,需使用大量國內勞工。如果赴國外投資,如何處理這些勞工。
過去經營者為了使國內增加就業機會,出口商努力保留國內生產基地,這才能對國家整體經濟帶來益處。
經營者期望政府能夠訂出明確援助措施,素查認為中央銀行自有決策解決以上問題,不必要讓經營者提供建議。出口商將於本月19日,與商業部長格蓋再次商討以上問題。
素查說,針對泰幣升值,在匯價攀抵38銖兌1美元兌時,業者已要求政府協助解決,但直到現在還無法減援升值速度。
近18-20個月來,泰幣已升值達18-19%。與本地區其他幣值比較,泰幣的升值幅度較高,認為最佳兌換率應保持36銖兌1美元的水平。他透露,泰幣迅速升值,已使民企遭受損失逾5,000億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