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上空煙霧影響飛航的警訊

2007-07-22 09:50:54 作者:udnbkk51 来源:| 浏览次数:0

喜歡就分享這篇文章

目前,正是南洋1年1度「火耕」的時候。連日來,婆羅洲上空濃煙密布,能見度降低,影響到該島西部空域的安全。當地航站負責人除了在狀況嚴重時停止飛行,還提出了嚴重警告。農民和作物種植者沿用傳統方式清理土地,已歷年所,年年都會發生霾害干擾海、空航行的故事。只是近年經貿生態已有大幅度改變,拚經濟就不容各類航行受人謀不臧所阻滯。尤其是不久前印尼當局為確保飛行安全,甫向國際表達全力維護空域安全的承諾,不料轉瞬就出現了霾害。希望各方面共同努力,妥善處理問題。
 
南洋「火耕」的老戲碼,影響的範圍可不小,通常是除了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和泰國等一大片地方,都會受到濃煙密布打擊各種活動的傷害。國際上早有預言,如果火耕地區的行政力量不能約束農民、種植者,仍然任其繼續採用這種方式經營作物,則受國際油價狂漲,生技能源水漲船高,勢必擴大包括棕櫚果等原物料作物的種植,一方面緩解油價上漲的壓力;另一方面則讓長久以來陷在困窘中的農民增長收益,在脫貧的掙扎上多1條可走的路。因此今年婆羅洲天空濃煙出現得早,是專家們「不幸而言中」,真是無可奈何。
 
南洋地區整理作物用地,傳統的火耕是最有效的方式,火耕又稱為「燒芭」。一般是農家在整地前盡可能將原地上有用的原物料搬走,留下來的乾樹頭和灌木叢,放一把火就離開。燃著火種時樹木未乾或還活著,會持續悶燒一段時間,霾霧就由此而釀成。延綿若干日子,呈現濃煙蔽空、火頭掉落其他山林荒野形成另處林火,都無人理會。等到變成一片焦土,就是種植開始的時候,從純農耕角度,燒芭所形成的種植場,沒有小動物、昆蟲的騷擾,植物的灰燼又是上佳的肥料。所以燒芭整地,省錢、省時、省事,還賺到不錯的種植環境,縱使時代進步、耕作技術改良、大型器械有助於種植效率,都無法超越火耕效益。於是燒芭無可取代,至於林火煙霧造成方方面面的影響,則全任由它去。
 
從現在開始的火耕活動,範圍既廣,時間也長,衝擊到的領域、行業、項目也愈來愈複雜,各方面的反應隨之也更強烈。但是霾害源頭不動如山,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相關部長年年集會,年年陳述意見到唇乾舌燥的地步,還通過嚴打霾害的決議案。亞洲開發銀行也曾提供經費研究防杜山林火災,並要求當事者能體察客觀環境的壓力,朝改善的方向努力。只是無論外界作為,十手所指,十目所視,結果卻是濃煙比往常早來,隨著風向飄忽,無遠弗屆。在婆羅洲上濃煙造成飛航困擾的警訊中,當然不難讓人想到農民、種植者生計維艱和奔向小康的心願。但是,火耕造成的後果,除了班機停飛、海輪擱淺、都市居民伸手不見五指、受感染使上呼吸道極端不暢、戶外活動受阻。更嚴重的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以往還可以容忍、體諒帶過的傳統行為,在可能範圍內應該加大改善的力度,才可以朝永續經營的目標前進。如果繼續抱殘守缺,是難以充分發揮潛力的。
 
亞銀補助經費研究防杜煙塵案有沒有結果,外界迄不得而知,相信對於這般議題,並不易暢所欲言,遑論提具體辦法了。我們願低調請求各地方政府,開始做些起碼的宣導工作,讓當事人從認識燒芭的優劣點切入問題的核心,並告知火耕終必要回歸於歷史的趨勢。同時公權力在鼓勵外資拓展種植棕櫚樹、採棕櫚果供煉油的時候,該有包括引進大型器械開墾林地的若干起碼條件。濃煙的夢魘揮之不去,不知東盟有一天從鬆散的經濟論壇進入如歐盟般具約束力的國際組織時,能不能有點改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